Quantcast
Channel: 新闻自由 Archives - 中国数字时代
Viewing all 5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保护记者委员会|香港和台湾新闻工作者抵御北京的影响

$
0
0

CPJ

香港和台湾新闻工作者抵御北京的影响

作者: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撰稿人

“自我审查—就如瘟疫和癌细胞的增长一样,每天都在成倍增加。香港媒体机构大多数都由与中国有生意往来的大亨们拥有。他们不想失去来自中国公司的广告收 入,他们不想惹怒中央政府,”香港立法会议员与前新闻工作者毛孟静如是说。

这样的评价不会令人感到惊奇。 香港一半以上的媒体业主都接受了中国主要政治议会的任命,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最近被任命为两会之一委员的包括星岛新闻集团的何柱国、Now宽带电视和信报财经新闻的李泽楷, 以及有线宽频的吳光正。新闻工作者和学术界人士说,他们担心香港的媒体领袖正 被吸纳入政治精英圈。

另外令人担忧的是香港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针对新闻工作者的人身攻击,以及当地立法机构采取有碍于新闻报道的措施。

新闻工作者说,同时在台湾,许多媒体业主与北京有密切的商业关系,因此都不愿意引起大陆不满从而危及这种关系。台湾媒体也易受中国利益集团以广告形式进行金融干扰的影响—包括某些假装成新闻的广告。

部分由于香港和台湾的新闻机构在过去提供完整与独立报道中国的新闻,弥补了受严格限制的大陆媒体留下的间隙,因此这两个地方的新闻自由状况非常重要。任何包括自我审查等干预的增加,都将伤害香港和台湾媒体扮演舆论监督角色的能力。

香港1997年从英国统治下回归中国控制后,被授予高度的自治权,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框架下管理其事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社会主义至少50年不会在香港实行,当地居民的权利,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集会自由的权利受伦敦北京与达成的香港基本法保护。基本法实质上为香港的宪法。

几乎17年来,香港的新闻自由程度较低。香港大学2013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公众相信,当地媒体实行自我审查。联合国也表示类似的担忧,并在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 2013 年 3 月的会议上督促香港政府“采取严格措施来撤销一切对言论自由的不合理直接或间接限制,尤其是对媒体和学术界的限制,并落实包括调查记者受袭等有效措施,以及公众从公共机构获取信息的权利。”

据香港记者协会2012年对新闻工作者的调查,香港媒体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我审查以及越来越多针对新闻工作者的人身攻击和威胁。在接受调查的663名受访者中,近40%的人说,他们或者他们的主管最近都低调处理对中国中央政府、广告商、媒体业主或者地方政府不利的信息。自从1968年以来,香港记者协会一直在追踪香港的审查情况。

伴随自我审查问题的还有,中央政府有时直接对香港媒体直接施加压力。香港记者 协会副主席任美贞说,过去北京在给香港媒体业主传话时采取小心谨慎的办法,例 如通过中间人与报纸编辑对话等,很少听到中国官员直接与编辑和新闻工作者联系 的事情。“现在玩真的了”, 任美贞在一次采访如是说。

任美贞和毛孟静委员均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她们相信北京干预媒体对 2012 年香港特首选举是转折点。据媒体报道,在香港现任领导梁振英竞选活动 中,中国在香港的代表机构中联办宣传部门的负责人,曾给香港信报财经新闻业主打 电话,抱怨该报对梁的批判性报道。任美贞说,“那是我们此前从未听说过的事情, 人们都颇感惊奇。”虽然该日报的业主李泽楷表面不亲北京,但其父李嘉诚不但是中 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人,而且也是亚洲最大的富翁之一。李家父子都是政协委员。

该报三位记者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自从中联办打电话后,他们被主管命令少写有关批评香港领导的报道,即使有大量证据,也不要发表有关梁及其政府的负面看法,即使是评论版也如此。该报执行编辑陳伯添没有回答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请求评论的电子邮件。

该报一位记者说,香港的新闻工作者越来越习惯自我审查和来自北京的压力。他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香港再也没有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媒体或者以中立为目标的媒体了。这不是说,新闻工作者不再坚持他们的道德。通常,当新闻工作者意识到编辑不接受某些‘敏感’新闻建议和他们得知何处是界线时,就会出现自我审查。中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你要么接受现状,要么辞职。”就如大多数接受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访谈的新闻工作者一样,这位受访记者要求匿名,因为担心工作受到影响。

另外,也是在 2012 年的竞选中,亲北京的成报大肆竄改评论员刘锐绍的评论文 章,结果发表的东西与其意愿大相径庭。刘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他抨击梁 和他的主要竞选对手唐英年,但编辑“修改我的专栏 11 处,使我似乎成了梁的支 持者,而我文章明确表示我谁也不支持。”成报总编辑开始时曾表示道歉,但一个 月后在刘撰写悼念中国一位著名民主人士的文章后,终止了刘的专栏。

在香港做编辑和评论员 40 多年的刘锐绍说,“自从回归以来,香港各种媒体的自 我审查明显恶化。北京对媒体的影响非常有效,例如威胁取消广告、伤及媒体业主 在中国的商业利益,以及收紧对信息的释放等。”

壹传媒有限公司创办人黎智英说,自从 2003 年以来,他的出版物一直受到中国广 告商的抵制。壹传媒在香港和台湾出版批判性、发行广泛的中文苹果日报和其他新 闻杂志。黎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因此,作为媒体业 主,你会认为如果取悦中国,你将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获得好处。好笑的是,我 真的想不起香港有哪一个亲中国的媒体业主真正因努力取悦中国而真正得到好处。 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和共产党玩游戏,但是事情却不是这样。一旦他们抓到你,他们 就拥有了你。”

黎说,作为香港最大的上市媒体公司,壹传媒不用广告也能生存,“但是这会置其他任何不愿走亲中国路线的新创媒体于死地。”

*****

最近几年,香港的大多数新闻媒体已经沦为亲北京或者反对北京两大阵营。许多中 文媒体依靠报道耸人听闻的犯罪和明星新闻提振销售。其他则完全聚焦商业新闻。 对于服务于当地说英语的受众与国际读者的英文媒体来说,南华早报和英文虎报 曾激烈竞争,争当老大。现在只有少数国际媒体在香港设有分社报道当地新闻,从 2007 年开始,英文虎报已经瘦身为免費的日报,南华早报因此几乎成了垄断香港 的英文媒体报道。

据刘锐绍介绍,在广播媒体方面,北京施加的影响更大,因为营运新闻成本之高使得独立媒体几乎成为不可能。政府也在收紧对广播媒体的执照,政府可以不需提供任何解释而不批准申请。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不久前还是香港两家免费电视广播业者之一。该电视台 一名新闻工作者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该台员工很难挑战电视台经理主动审 查报道的迹象。她说,“我们台曾收到公众投诉说我们好像亲政府,但却很难证明 实际存在的审查。例如如果一个涉及敏感政治问题的纪录片被取消,经理们不会明 白说出理由。他们可能会对制片人说,他们的作品有偏见,因为他们没有征求亲北 京和效忠北京人士的观点。”

亚洲前哨(Asia Sentinel)是一家根据来自新闻工作者的匿名线索监测香港新闻自 由问题的独立新闻网站。该网站编辑伯瑟尔森(John Berthelson)对保护新闻工作 者委员会说,香港的新闻工作者希望外国观察人士了解,“香港的新闻自由在非常 重要的时刻正明显面临危险。香港正处于危急关头,与大陆的关系紧张。在香港公 民和梁之间,仿佛对大陆存在大量敌对情绪。”他说,中央政府“希望事情平息下 来。”

自从 1993 年默多克的新闻公司将南华早报出售给马来西亚华裔巨商郭鹤年以来, 该报总编辑不断更换,自我审查比其他媒体更为明显。郭鹤年在中国的豪华酒店香格里拉拥有控股权,并在其他资产中拥有大量股权。作为亚洲首富之一,郭鹤年在 1997 年回归的过程中,被选为北京香港未来事务的顾问之一。香港媒体评论员指 责他亲建制并强迫一系列对北京持批评态度的编辑和记者离职。郭鹤年否认此指 责。但是例如在 2000 年,他公开声讨前中国版编辑林和立[的文章] “充滿了歪曲 事實的推測。”林和立不久即辞职,现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国学。林和立对保护 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郭鹤年早期就投资中国,并与包括朱镕基在内的一些高层领 导人有个人关系。他说,“当然他不希望我撰写任何令中国尴尬的文章。”

在 2012 年 1 月被任命、且为首位大陆总编辑王向伟的领导下,南华早报再次引起 争议。2012 年 6 月,资深编辑普莱斯(Alex Price)质疑王向伟为什么将有关天安 门异议人士李旺阳死亡的重要突发性新闻缩减为刊登在报纸后面几页的简讯时,这 种紧张关系出现了戏剧性发展。根据媒体后来发表被披露的电子邮件,普莱斯在电 子邮件中说,“这看来太像自我审查了。”王向伟则回答说,“我不须要向你解释 什么。这是我做的决定,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决定。如你不喜欢,你自己该知道如何 做。”

随后,25,000 人走上香港街头要求彻底调查李旺阳死亡的原因,他的死亡此前已 被定为自杀。大多数香港报纸在头版特别报道了他的死亡,而南华早报也随大流发 表了好几篇强劲的文章和评论,其中一些就出自王向伟之手。但是这并不足以转移 更广大的公众和国际媒体对该报自我审查的指控。亲民主的活动人士在该报办公楼 前焚烧南华早报,编辑部成员签署请愿书表示对报纸信誉的担忧。23 位南华早报 的前新闻工作者发表给主管的公开信说,“南华早报编辑部不断变化意味着报业主 要么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要么他们想要的是有信誉的资深新闻工作者不愿意提供 的东西。”普莱斯告诉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他给王向伟写电子邮件时就知 道,其后果可能会丢失工作。 三个月之后,南华早报拒绝续签他的合同。

在回应员工担忧和同时给予 Asia Sentinel 网站的邮件中,王向伟讲到了他和普莱斯 的电子邮件。王向伟说,“该问题应该以一种更加建设性的方式解决。我想明确说 明的是,我没有淡化李旺阳的故事⋯⋯ 在该消息出现首日,我没有优先报道,是 在等待有关此事更多的事实和细节,我们最终发表了三篇头版文章,两篇社论,还 有其他包括我撰写的两篇文章在内的好几个重要版面的文章。”

在北京为南华早报撰稿 20 年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慕亦仁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 说,“问题是外部不知道内部审查了什么。外部不知道的东西正是被忽视、被打压 或者被重写以低调处理批判性报道的东西。” 慕亦仁因调查性报道和人权报道而 著名,但他在南华早报工作的最后九个月,该报只发表了他的两篇新闻报道,其中 一篇是关于大熊猫的报道。他说,“我不相信中国版的编辑们拒绝我全部的报道建 议。我认为是[王]向伟叫他们不要发表我的任何东西。”2012 年 5 月南华早报终 止了他的就业合同。

*****

此外,香港记者协会记录了好几起对新闻工作者的暴力袭击,这在过去的香港是少有的情况。据媒体报道,其中发生在 2013年6月30日的袭击是针对壹传媒的, 当时三个蒙面男子汉用刀子威胁该报发行工人并焚烧了26,000份苹果日报。

该月稍早,另外一家媒体也遭到袭击,阳光时务(iSun Affairs)发行人陈平被一群身份不明的男子乱棍袭击。这家设在香港的杂志以直言报道大陆敏感问题著名。

对于谁幕后操纵袭击,壹传媒业主黎智英毫不含糊。他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香港警方已经努力处理这些袭击,他们在我家和公司附件派了巡逻。但是香港不能到中国追踪人,而这正是袭击之源。”他补充说,“别担心,他们不会烦我的。”

这一系列袭击事件发生在压制性法律措施的背景下。香港政府已经提出或通过伤及新闻采集中最基本的東西— 也没有通过扩大公众获取信息的法律。香港的新闻工作者一直在呼吁信息自由法和信息存档法。据香港大学媒体法和伦理副教授、香港 媒体法:新闻工作者和媒体专业人员手册一书作者维斯豪斯(Doreen Weisenhaus)认为,香港确实有查阅规定,但因为并不要求政府保留记录,且政 府可以拒绝披露任何其认为敏感的信息,因此这些规定毫无意义。她说,不用给出 任何理由,政府官员可以简单的对新闻工作者说,记录已被销毁,或者某些信息不能披露。

香港私隐法条例是2013年4月生效的。根据该条例,如果新闻工作者披露的信息 “导致心理伤害”或者“导致损失”,将面临五年的监禁或者最高可达一百万港元 (129,000美元)的罚款。该法律还给予调查性报道目标要求“查阅”新闻工作 者收集到的“个人资料的权利。”新闻工作者可以辩护,他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报道符合公众的利益,但是法律的这一方面是模糊不清,定义是含糊的。在被要 求澄清公众利益的定义时,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专员蒋任宏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这要由法官根据个案来评估投诉。”

香港立法机构还提议引入宣布盯梢为非法的议案,如果执行,这可能被当作阻止新闻工作者在公共场所等待采访的工具。维斯豪斯说,“根据提议的法案,新闻工作者可能被视为讨厌的人。如果他们到现场,其新闻的目标可能会叫来警察,而新闻工作者可能被驱离。香港一直抱住从英国继承下来的许多旧法律不放,包括对法院报道的限制,蔑视法庭和诽谤等,”而其他前殖民地则已经往前迈进了。

*****

在台湾,新闻工作者说,他们也感觉到来自中国、与香港同事相同和不同的压力。大多数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在台湾采访的记者也要求匿名,因为担心就业安全。

如在香港,大多数台湾媒体是由拥有许多生意的个人支持的。台湾的新闻媒体长期以来政治立场明显不同而泾渭分明。一些公开支持赞成与中国更大统合的国民党,另外一些则支持坚定亲独立的民主党。

新闻工作者说,为了保护各自在大陆商业利益的扩张,上述两边的媒体业主都在伤害中国的自由媒体。随着亲中国的巨头努力垄断无线电波,特别是广播媒体最近受到抨击。但是与香港不同的是,广播媒体已经不再受政府执照和节目审查的限制。

台湾新闻记者协会会长、在中文媒体自由时报从业 16 年的记者陈晓眙说,“就像 在香港一样,台湾媒体巨头老板不断在推动他们的媒体公司拍北京的马屁,因为他 们和中国做生意。”她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台湾媒体也越来越依靠中国 的广告,他们自我审查更多的因为金融,而不是政治方面的原因。”

亲独立的英文报纸台北时报新闻副主编科尔(Michael Cole)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 员会说,“不批评中国的新闻媒体将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 逐渐将对中国持批判态度的新闻机构挤走。”

台湾官方通讯社中央社是政府控股 50%的新闻机构。该社一位新闻工作者说,干 预也来自地方政府。她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我们不是喉舌,但无论是哪 一个党执政,政府都会对我们有某种影响。有些政治上敏感的新闻需要得到我们总 编辑最后放行,才能发表。”

另外一份英文报纸中国邮报的一位记者对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我的许多[同事]抱怨,他们的老板经常接到台湾政府高级官员的电话,劝他们不要撰写或者 发表某些东西。”

新闻工作者还警告,北京可以绕过意欲阻碍大陆影响当地媒体的台湾政府规定。按照1993年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指导原则,中国新闻机构需要台湾政府批准才能进入台湾市场。但在2011年4月,历来支持国民党的中国时报重新发表了七篇源自中国官方媒体的文章。该时报并没有公布这些文章的来源,在被批评其绕过 1993年的指导原则后,该报纸回应说,其内容来自总部设在曼谷、合作共享内容的亚洲新闻联盟。而中国政府拥有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则是该网络的成员。

新闻工作者还担心来自香港对台湾媒体越来越多的投资。禁止中国投资当地媒体的规定不包括香港。监测来自香港和其他地方的投资和新闻产品,以保证没有大陆影响的责任落在台湾立法者的头上。

台北时报的科尔说,“立法者是否能成功的做到这一点值得高度怀疑。台湾政府在有影响力的人与北京打交道时很容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报纸接受北京的现金,刊登假的广告和有利于中国单方面文章的许多案例已经被证实。虽然立法者明白这一点,但要亿万富翁媒体业主支付罚金未必就是有效的威慑方式。”

科尔指的巨头是2008年收购台湾媒体巨擘中国时报集团的蔡衍明。蔡是靠出售速食品和饮料发家的,在中国有一百多家加工厂,被福布斯杂志列为2013年台湾首 富。

该集团的旗舰报纸中国时报不断被监管机构罚款,原因是将北京购买的广告当作新闻报道发表,也不断因为发表单方面有利于中国的报道被批评。2010年后期, “置入性营销”受到公众关注,主要原因是中国时报老资历记者黄哲斌——辞职抗议,导致公众抗议终止这种做法。2011年,台湾立法者修改立法防止台湾政府机构利用公众资金支付“付费新闻,”但是修正后的法案并不适用外国政府,意味着立法机构在加强保护不受北京干扰方面无所作为。台湾监管媒体的主要机构,国家 通讯传播委员会没有回答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的问询。

中国时报在2012年的论争中再次受到打击。根据大陆制定的一项严格原则,当时台湾新闻记者协会的秘密调查发现,中国的一位媒体官员付费安排该报报道福建省长苏树林的访问。

一位新闻工作者说,蔡因为他与北京的紧密关系和中国时报“极端自我审查”的“古怪”例证而著名。在中国邮报工作的这位新闻工作者说,“我认为蔡操纵台湾
舆论是不会得逞的。台湾人民并不笨。他们不会被他的报道洗脑。”(英文的中国邮报与中国时报没有关系,也不是中国时报的直接竞争者。)

2013年初,蔡采取行动想控制台湾最大的报纸,即壹传媒的苹果日报。10万以上抗议者游行反对此收购,大众的不满有效的使得该计划流产。

不过蔡的媒体帝国持续扩张。2012年7月,在一年半的审议后,监管机构批准了他的公司,即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台湾最大有限电视供应商之一的中嘉網路。批 评者为该决定感到震惊。台北时报在2013年2月的社论中写道, 该交易使得蔡“有效控制约三分之一的台湾媒体市场,包括23%的全部有线电视订户。”

*****

鉴于北京与台湾统一的目标,许多评论员认为,北京一直坚持香港“一国两制”的 框架,部分原因是对台湾表明,统一以后台湾将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前民进党立 法委员林浊水 2012 年在台北时报上写道,北京计划适得其反。他以2012年7月前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香港招待会作为香港对北京不满的例子。林写道,“就在胡锦 涛发言之际,会场上有人高呼为 1989 年天安门民主起义参与者平反和终止中国一 党专制的口号,而大批的民众在会场外抗议。当晚的抗议活动吸引了10 万人参加。”香港人民一直呼吁北京重新评价对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的指责,抗议活动最后以六四军队镇压,多达数千平民被枪杀告终。

胡锦涛访问期间,香港新闻工作者也展现了他们将为香港地区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而战的决心。胡锦涛在参观一个邮轮码头时,苹果日报记者对胡大声提问。记者韩 耀庭说,“胡主席,香港人民希望看到64平反,你听说了吗?”安全官员立即拘留并控制韩15分钟,但是其他记者继续高声向胡发问,后来又围住一位警官,要 他解释为何拘留同事的原因。

*****

在主流媒体日益妥协的情况下,香港和台湾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寄希望于独立网路新 闻媒体的发展。与大陆不同的是,政府审查者不控制香港和台湾在互联网的表达意 见。台湾中国邮报前记者 Lin Yuting说,在他2012年离开该报之前,他看到中国 公司更多的社论性广告影响以及每周由中国大陆媒体提供的生活方式插页。他对保 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说,“同时我已看到台湾网络论坛与行动主义(activism)网 站令人耳目一新的成长。”

曾任南华早报前中国版编辑的林教授同意有关网络媒体可成为受审查越来越严的主流媒体机构另一种选择的观点。他说,“北京一定非常高兴。从目前来看,至少在香港,北京已经达到了目的,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在进行自我审查。只有壹传媒在坚持。但是情况并非完全暗淡无光,因为网络媒体正在兴起。”

其中一个迹象是,在政府拒绝给香港电视网络颁布免费广播电视执照后,成千上万抗议者在2013年秋持续数周示威,说明公众已经准备好在香港的媒体自由方面给政府施加压力。该新兴电视台承诺播放批评性节目。政府对拒发执照不说明原因, 引起人们怀疑北京的影响是幕后推手。抗议者们挥舞标语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信 息,要求“公仔箱,不要黑箱作業”或者“垄断性”制度。其他人则表达了他们 对闭门发照作业是香港未来选举前兆的担忧。

香港将在2017年选举下一位领导人,而北京承诺这将是按照普选原则,即每一个公民都有选举权进行的首次选举。但是北京已经排除公开提名特区首长候选人,意 味着候选人将由充满北京支持者的委员会提名。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岑倚兰说,“紧张将持续升级,香港新闻是否在2017年前持续强劲事关重大—国际媒体也应该密切关注。不然的话,公众怎么知道他们该反对什么?”

作者不愿公开姓名以避免就业受影响。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南方周末|在故乡我众叛亲离

$
0
0

76624

“你错了,”母亲说,“为什么不跟着学校走呢?学校代表县里,县里代表市里,学校要保他,县里要保学校,市里要保县里,这不是很明白的事吗?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信,却偏偏听信什么法律。”

“异类”

今年春节前一个多月,我回家看生病的母亲。母亲此次生病是因为我。自从弟弟出事之后,她对我的依赖越来越大,近期几乎三天两头来电话。最近这次,我赶稿心烦,便在电话中呛了她。第二天早上父亲来电,说母亲脑梗住院了。

母亲原本多病缠身,脑梗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好在并不严重,在县医院住了一周就出院。住院期间有个插曲。科主任查房的时候,我想记下他的话,以利于母亲后期治疗,因手头没有纸笔,便顺手用手机录下。结果无意中捅了娄子。在县医院上班的弟媳被院方叫过去,问是不是对医院有意见。弟媳紧张坏了,我也赶紧澄清。但医院仍不放心,以关心本院职工家属的名义,派了一名副院长来看望母亲。

我这才真正体会到,因为“谈话死”事件,我确已成为家乡人眼中的异类,甚至是敌人。

“谈话死”是三年前发生在我的母校高中的一起学生意外死亡事件。我的弟弟柴会超是涉事班主任,他在教育那名违纪学生时动了手,后者离奇倒地死亡。学校领导出于“维稳”,安排柴会超躲起来,并暗示其不能承认动手。柴会超压力很大,发短信问我怎么办。我咨询了几位朋友,之后回家,背着学校,带着他到派出所投案。柴会超后来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刑6年6个月,上诉后维持原判。

这件事——确切地说是我在这件事上的做法——在家乡引起很大争议。我至今还记得在一个饭局上,一位县法院领导痛心疾首的样子。他对我的做法深感不可思议,毫不掩饰地认为是我把弟弟给害了。

我后来曾设想,假如柴会超不给我发那个短信,没准还现在还仍然是一名教师。而我也不至于为此饱受煎熬。

他为什么非要给我发那个短信?我还记得自己当时赶到学校安排他躲藏的那家宾馆时,他分明跟我说:你帮不了我。

他起初不想跟我去投案,说那样会众叛亲离。但最后还是醒悟。在去派出所的出租车上,他悄悄给妻子发了一条短信,说“长痛不如短痛”。弟媳知道大事不好,马上电话追过来,说你若投案,“咱全家全完了”。柴会超说了句“你不懂”,便挂断电话。

大概从六七年前起,为了帮父母排遣寂寞,我给他们订了一份《南方周末》。因为农村收报纸不方便,我后来把地址变更为柴会超在县城中的家。这样每一期报纸他会先读到。我想,在决定给我发那个短信时,他大概已经受到这份报纸所秉承的价值观的影响。

“你们是替弱者说话的,”见面后柴会超跟我说,“学生是弱者,按说你应该站在他们那边。”

后来,我曾将我这个问题上的纠结跟一位在家乡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吐露。他正色跟我说:你错了,你弟弟才是弱者。

事情后来的进展印证了同学的话。死者家属非常强势,在此案进入司法程序后,家属不仅多次上访,还把主办此案的检察官咬伤。开庭时更是大闹一通,甚至对柴会超的律师发出死亡威胁。

媒体报道则不出意外地一边倒。柴会超成为教师体罚学生的负面典型。我还记得有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在指着后来恢复的监控视频画面,义正词严地说:很明显,柴会超是故意把学生带到一个离监控较远的地方……

至于学生的真正死因,以及此案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似乎只有我和柴会超在乎。

母亲说我错了

在弟弟投案一事上,母亲曾是我在家乡惟一的支持者。可是,这次回家让我发现,那只是个假象。在出院之后的一个晚上,母亲终于对我说出了心里话。

“你错了,”母亲说,“为什么不跟着学校走呢?学校代表县里,县里代表市里,学校要保他,县里要保学校,市里要保县里,这不是很明白的事吗?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信,却偏偏听信什么法律。”

“你活在这个社会上就得随大流,搞特殊不会有好结果。”母亲越说越激动。

在沉默一阵之后,我开始反击:“如果我真‘随大流’的话,你已经不在了。”

我指的是前年母亲那次住院的经历。在柴会超出事之后,她的心脏开始不好,终于在一天晚上心脏病发作。当时我在上海,弟媳打电话来时,母亲被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医生建议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家里人都同意了,弟媳最后征求我的意见。

我六神无主,立即打电话向两位上海医生朋友请教。后者在详细问明情况之后,均认为万不可上呼吸机。因为母亲的呼衰是心衰引起,切开气管纠正呼衰,可能进一步刺激心衰导致死亡。

我听取了朋友的意见,拒绝了当地医生气管插管的建议。

大约一个小时后,母亲呼吸好转,第二天心跳基本恢复正常,一周后出院。

后来我知道,在帮我做出决定时,我的朋友备感压力。因为帮我做出的这个决定,依据的是病人病情及治疗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经过几手传递,已不能完全百分百真实。一旦出错,将可能铸成大错。

至于当时处理的医生为何决定要上呼吸机,医生朋友认为可能主要是缺乏经验和不愿承担责任的缘故。这个我能理解。这些年做医疗报道的经历,让我了解到医院一些鲜为人知的潜规则。比如,有的医生为规避风险,会夸大病人入院时的病情。母亲入院后如果上呼吸机,就说明病情极为严重。因此一旦出现意外,只能归咎于病情本身。

虽然我以这个例子勉强说服了母亲。但其实从内心里,我已对当初的决定产生动摇。我知道,母亲的事和弟弟的事不一样,至少结果不一样。我有时在想,假如母亲那次没能救过来,在家人眼中,我是不是又做了一件不可原谅的蠢事?或者,假如“谈话死”事件柳暗花明、柴会超被判无罪的话,那么我会不会又是另一种形象?当然,这些仅仅是假设而已,现实不可更改,它充满了悖论,让我无所适从。

我现在仍在为柴会超申诉,某种程度上是在尽我在这件事上的责任。然而,我马上又面临新的困境。我听说,根据监狱里的潜规则,申诉将会影响到减刑。而让柴会超尽快出狱,是家人的共同愿望。他们很难接受我在他们认为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现实似乎又要给我上一课:我做得越多,给亲人带来的伤害却可能越大。

“对不起父老乡亲”

去年年初Z县的全县干部会议上,面对电视直播镜头,时任县委书记在讲话中突然脱稿,不点名地批评我这个Z县养育的“小小记者”,斥责我“是非不分”、“恩将仇报”,“对不起Z县的父老乡亲”,“无脸再进Z县这个门!”

他说的并不完全错。实际上,自从经历弟弟的事情之后,我对家乡越来越产生一种陌生感,我从内心开始排斥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春节。被县委书记骂了之后,我更是有意疏远一些在家乡工作的同学,以免他们因我受到牵连。好在书记后来调走,我以为我在Z县的负面形象可以消解,但此次母亲住院的经历,让我重新摆正了自己在家乡的位置。

我的家乡Z县原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县。但近十几年来,在一家大型棉纺织企业的带动下,经济上实现了腾飞,GDP连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十名。我所在的那个村,绝大多数成年人都已到工厂上班,年轻人大都买了车。像我们这样孩子靠考大学跳出农门的人家,早已不是人们羡慕的对象。

可是,在家乡“跨跃式”发展的同时,一些我熟悉和眷恋的东西,却渐渐一去不复返了。在一场不期而至的金融浩劫之后,情况更加如此。

其实,县委书记生我的气,主要缘于我2012年下半年写Z县高利贷的一篇报道。在书记看来,这篇报道是我对县里处理“谈话死”事件不满而产生的报复。

柴会超出事的时候,Z县的高利贷正如火如荼,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放贷”,家乡因此危机四伏,甚至连卷入其中的警察也被杀死。但奇怪的是,危机多潜伏在水下,Z县表面上仍一片和谐。以至于当初我几次回家,竟然对这场发生在身边的风暴一无所知。

一直到2012年下半年,在柴会超一审宣判之后,我回家后听父亲说起,我的堂弟借了我表哥(也是堂弟的表哥)六十万元放高利贷,结果被人骗了。表哥向堂弟追债未果,喝醉酒到我家扬言要找黑社会把堂弟做掉。

之后我陆续知道,我的小姑也在高利贷中损失了近十万元;另一位较远的亲戚,因为卷入高利贷已经离婚外逃。我还有一位在镇政府上班的表弟,前后曾言之凿凿地跟我说没有参与。可这次回家我才听表姐说,他损失了30万元,有一阵已经窘迫到连车都不洗的地步。后来柴会超也在监狱里写信告诉我,说他当时也曾打算从银行贷款30万放出去,以赚取可观的利差。如果不是因为“谈话死”事件,他可能真那么做了。

我在做那篇关于Z县高利贷的报道过程中,遭遇到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实质性危险:光天化日之下,我在一个村子被一个放高利贷的大户殴打。我高声呼救,没有一人理睬。最后直到我亮出记者证后对方才收手。那一次,我前所未有地恐惧。我恐惧不是因为打人者的凶狠,而是因为旁观者的麻木。

我写Z县的负面报道,一些同行也感到不可思议:不碰自己老家,本是这一行的不成文规矩。他们可能和县委书记一样,认为我的确出于私心。

其实,写这篇报道的动机,如果说跟“谈话死”有关,那就是在履行同一个信念: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年代,一些本来以为很遥远的灾难,可能转瞬间就来到你的面前。有时候,你需要鼓起勇气,多承担一点责任,这不是帮助别人,而是在拯救自己。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美国之音|中国新闻自由度排名全球倒数香港堪忧

$
0
0

3730FCAA-8AA4-465E-ACE1-3C9D0B70E815_w640_r1_s

香港 — 国际媒体人权组织记者无国界在最新发布的“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报告中说,部分国家过度注重国家安全的需求,严重损害媒体权利和民众知情权,使全球新闻自由面临更大威胁。在中国部分,报告说,习近平上台以来,当局拘捕了更多的记者和网络作者,打压网络异见人士,加强对网络内容的控制和审查,并收紧对外国媒体的限制。而同时,在中国大陆的影响下,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新闻自由也面临威胁。

总部设在巴黎的记者无国界2月12日公布2014年全球新闻自由指数,芬兰、荷兰和挪威名列前3名,中国大陆在180个国家或地区中排名第175,比去年下跌1位,香港排在第61位,台湾第50位。中国大陆的盟友朝鲜则排在倒数第2,最后一名为非洲国家厄立特里亚。

自记者无国界2002年开始公布新闻自由指数排名以来,尽管排名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从最初的139个增加到今年的180个,但中国大陆始终处于倒数的位置。

记者无国界的报告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国官方对记者和人权工作者的打压有持续增加。报告说,北京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因微博实名举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贪腐而遭调离,尽管刘铁男的确受到处理;广州新快报记者刘虎因微博举报官员渎职,被以“寻衅滋事罪”抓捕;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因调查报导中国高官的腐败无法得到签证;而网络作者、人权活动人士许志永和郭飞雄被捕入狱。

前经济学周报副主编、政治观察人士高瑜星期四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的排名不应该只跌一位,但已经垫底,不会再跌多少,但2013年确是她经历过的对媒体和言论全面整肃最严厉的一年。

她说:“去年是非常坏的一年,尤其是对舆论的打压空前的,这个整肃对网络呢就看出来了,不比毛泽东差。主要就是那个9号文件,以普世价值、以宪政民主、以公民社会为敌。国际社会对中国新闻自由的关注丝毫不能放松。”

曾获记者无国界新闻奖、国际妇女新闻勇气奖等多项国际新闻奖的高瑜表示,当局对媒体和网络的整肃,造成只剩下喉舌官媒在歌功溜须,成为权斗的工具。高瑜说,民众对央视东莞曝光的一边倒的痛斥,可以说是对当局舆论控制不满的爆发。

她说:“中国这个新闻呀现在几乎到了,你看看就是一个东莞打黄。你看引起了什麽样的反响。实际上都是对官媒,人民日报、新华社,当然了,最恶心人的是央视呀,为什麽对他们那麽大的反感,主要就是和舆论控制有关。”

此外,2014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报告说,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让中国对基本上免受新闻审查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得以施加压力,使得这三地的媒体独立陷入危险境地。报告说,北京对香港行政长官的控制,以及通过中联办对香港媒体的施压,让香港媒体的多元化愈发受到损害。

香港在2014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的排名从去年的第58位下跌至61位。香港的排名是连年下跌,从2002 年的第18名,总共倒退了43位,比排在第50位的台湾的还差。

曾担任过几任香港记者协会主席的麦燕庭星期四对美国之音表示,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她目睹了近年来香港新闻自由不断收缩的情况,尤其是2013年发生明报总 编更换、苹果日报等批评政府媒体的广告被莫名抽掉、香港电视免费执照发牌、时常批评政府的商台名嘴主持李慧玲被调换、2月12日更被粗暴解雇等一系列事 件,都让人感到来自港府和北京的无形之手,逐步在遏制香港的新闻自由。

麦燕庭表示,据她了解,在2012年香港市民反国民教育洗脑运动迫使港府取消计划后,北京认为香港媒体从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便有指示要逐步“收回”香港媒体。她认为,这是香港媒体自由去年明显被收缩的主因之一。

她说:“其实早在几年前,香港记者协会就已经提出香港新闻自由一直在收缩,2013年整个香港传媒收缩得很快。加上习近平对言论自由的掌控,到了香港当然就越来越离谱。”

另外,香港记者协会星期三发表声明说,香港的新闻自由排名已经低于台湾、韩国、南非、罗马尼亚等国家,而香港大学民意研究中心早前的调查发现,香港市民对 香港新闻自由的满意程度,从2009年的74.6%下跌到2013年的27.1%,而近年打击香港新闻自由的事件层出不穷,种种迹象都表明,香港新闻自由 状况堪忧。

香港记协呼吁香港的新闻工作者、新闻机构负责人以及广大市民,加入捍卫新闻自由的行列,保护传媒能不受任何外来压力和干预,继续发挥反映事实、监察政府及社会的功能。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共识网 |李晓:2013,一个新闻学子的困惑与出走

$
0
0

刀把子

2013年,我研究生毕业。

凭借985名校光环和“三脚猫”的文字功底,顺利进入一家省级电视台实习。

进媒体不易,进“根红苗正”的媒体更难。在史上“最难毕业季”的2013年,就我而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很好的选择。看着多数同学走马灯似的参加招聘会,与众多牛校的硕士、博士和海归一轮轮PK,寒意阵阵,背脊骨发凉。经济形势不够明朗,大部分企业的校园宣讲更多地是走走过场,缩招的现实让698万的应届毕业生不敢“挑肥拣瘦”,当然,有爹可“拼”的人除外。

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凡夫俗子,从并不发达的三线城市出来,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多年努力,拿到硕士学位,进入心仪的媒体行业,知足吧,更何况人外有人,比你牛的绝不是九牛一毛。朋友们也为之欣喜,“你进了一个“在省内有话语权”的单位。”这个时候,“新闻理想”四个字你都不敢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然而,这一切,只是看上去很美。

你会感觉到这里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很有“来头”,都得罪不起,“他爸来自省委,她妈好像是局长,她是谁打了招呼进来的,他就是来混口饭吃…….”拿在此工作多年的师姐的话说,“即便是清洁工阿姨都不敢随便开除”。于是,工作能力只是一个附属品,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事,为稻粱谋就好。“发展空间,培训机会、提职升级”这些不是跟你绝缘,就是你还没有梦醒。

这里年轻人多,青春气息逼人,你原本以为这会激发你的创造力,保持冲劲和朝气,然而,他们却打扮时髦,光彩照人,甚至开着奥迪、背着GUCCI走基层,主题是农民群众生活如何得到改善。嗨,这有什么奇怪的,LV都只是入门的包,比你早来一星期的实习生不正提着吗。师姐的提醒是善意的,管他们的包有多贵,她们的高跟鞋有多高,他们和我不同,不靠这点钱吃饭。

有次和一位名制片人在楼道碰到,在学校时就仰慕已久,正准备上前讨教,听到其在拿着电话嚷嚷,“项目”、“钱”、“喝酒”是关键词。想想也对,在市场化大潮席卷而来的当下,有多少人会再花心思研读“作品”呢,“产品”、“效益”才是左右节目的准绳,冷板凳一坐十年的时光一去不返,早前的创业精神也消失殆尽,哪怕曾经思想深刻,眼光犀利。

互联网和手机掀起了新的媒体革命,且来势汹汹,有大局观的传统媒体人早已冷暖自知,“报业寒冬”、“电视衰落”的口号也不免充斥耳闻。而在这里,大家却丝毫不为所动,传播观念和新闻报道手法之陈旧,让人惊叹,也让人遗憾。在多数人看来,传媒发展走向、产业生态布局,这些宏大得不着边际的话题和记者们又有什么关系,那该是台长、总监的事,有个工作,混口饭吃,这样的想法在此得到了高度一致。

而在实习期间,自然灾害报道、日常民生新闻、党政重大议题、深度调查跟踪……大多数新闻题材我都都一一接触,犯过错,有稿子被毙,也有人给过你车马费,也有报道被区县公关拿下;有在暴雨地区冲锋陷阵,也玩起了偷拍暗访,有跟黑社会打过交道,也跟省级领导碰个照面,这些在教科书上的案例活生生地成了现实,都处变不惊,接受,消化。痛并快乐着。

三个月实习结束,如愿转正,拿到“台聘”资格的我没做太多思考,毅然选择了离开。其实,在当下的中国做新闻应该是很幸福的,面对深刻的社会转型,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经历着西方数百年的行进历程,记者虽早已不是什么“无冕之王”,但也伴随着时代的阵痛感知着其中的人生况味,对很多人而言,这不可谓不是一种丰富和开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座右铭仍然留存在很多记者的心中,如果他们能将新闻视作自己的事业,并保持对它的热爱和理想主义的情怀。

记得李安有一句话,纯真的丧失难以避免,但不要丧失对纯真的怀念。我们都只是这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在父辈的叮咛中实事求是地谋生,安分地做人。我们也只是在力所能及的环境中想做的更出类拔萃一些,想更幸福,哪怕只是一点点,而不管幸福离我们有多远,希冀赤子之心永存。

现在的我,在一家国企做宣传工作,朝九晚五,许多人都叫我小李,小李生于1988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网络民议】倒数第一的同学转学了,倒数第二的当然着急

$
0
0

【编者注】(所谓的)西方媒体对乌克兰暴乱的分析并不存在所谓的“共识”,其中不乏对乌克兰国内极端右翼分子的批评和反思。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这里这里的两则相反意见,自行判断。

在乌克兰暴乱事件中,中共官媒《环球时报》不出意料地成为了中国大陆唯一能够对此发表社评的媒体。《环时》主编胡锡进于近日在新浪发表微博称,该报编辑认为欧美舆论没有在该事件中提及民主,反而是“中国互联网上说这话的人多”。

胡锡进

@胡锡进:我写评论前问编辑:欧美舆论怎么评乌克兰,认为是民主胜利吗?回答:不是,他们大多谈论乌克兰会不会分裂,还有担心乌克兰会发生内战的。我说内战还不至于吧,回答不知道,但没看见说乌民主胜利的,说这话的只是乌克兰赶走亚努科维奇的那一派人自己。编辑又跟了一句:再就是中国互联网上说这话的人多。

以下评论均由数字时代编辑收集自新浪微博:

何三畏:我写评论前曾经问编辑,这事环球时报怎么看?编辑说:不知道。只知道有关方面要求转载环球时报!——你不代表人说话已经天下人都知道,还在那里装。

李承鹏:每当别国人民起来反抗暴政时他就忧心忡忡分析“未来可能更乱”的人,什么内分泌呢?就像每当别家女人反抗家暴,他就“唉,未来一定碰到好老公吗?”未来自有未来运,就算没找到好老公,怪她命不好。可眼下就得抗暴,以担心未来而否定即时的必要反抗,真是:倒数第一的同学转学了,倒数第二的当然着急。

脆克Pie:民主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可是有这两个字的哦

劉少刀:西风劲吹地球村,利比亚、埃及、乌克兰、越南、缅甸⋯⋯胡编很失落吗?

深呼吸张作斌:你在井底问了另一个青蛙天有多大。

虔誠的騙子:“说这话的只是乌克兰赶走亚努科维奇的那一派人自己” 难道49年国名党称大陆是解放么。

这个微博有小贱:那中共60年前暴力革命的结果是民主的胜利还是专制的复辟?

CClink:民主又不是中乐透,谁保证过制度一转变大家都会马上有肉吃有房住有车开有存款?五毛和SB自干五总是以那些推翻独裁的国家转型期的混乱来指责是民主的原因,这招真是太低估网民现在的智商了

喝咖啡不吐瓜子壳: 平时一贯批评人挟洋自重的,今天居然玩起了挟洋自重

混沌逃生者2012:咱们一贯认为西方媒体是颠倒黑白,所以胡编这次疑似立场错误啊!

Lonely_one_:胡编,为什么我朝网络会有敏感词汇?这是民主的胜利吗?

刘拙计:胡编你不要这么傻逼好吗,西方本来就是默认民主正确,根本不用谈胜利不胜利。就像正常人见到屎默认都会绕开一样,而不是像你们这些傻逼一样去探究绕屎党和吃屎党究竟哪方胜利

伯林的微博:对朝鲜人权问题,环球时报评论说:朝鲜人权是朝鲜内部事务,应让朝鲜人民决定自己的命运。但当乌克兰人民奋起反对“亲俄政府”,想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环球又打鸡血般的社评:乌克兰因颜色革命走上“不归路”。环球的逻辑就是:外人不能帮助奴隶获得解放;而自发的抗争又是走绝路,甘当奴隶最好。

柳庄桥头:放在七十年前,这话挺合适。

Overslay:是,苍蝇都觉着屎最香。还老怕人家说屎以外别的东西比屎香香~

独立寒秋186: 赶跑蒋介石是不是民主的胜利?胡总象男人一样回答我!

刀爷的菜刀:中国网络是无法知道国外信息的,你们编辑居然翻墙?是违法行为吧

平壤热线:赶紧叼,盘子或许不多了…

铁塔与墨尔本的距离:比较一下亚努科维奇和2004宪法的区别,然后想一想为什么2004宪法一恢复他就被弹劾了,再来胡编吧。有那么些人,天天给人扣帽子,讽刺别人,编故事,就是不讲道理

CCCPCHJ:你们不是一向和西方媒体保持不一致吗?

珀斯水哥:胡编可以论证一下亚奴科维奇拥有豪华庄园的合理性,这简直可以将“舆论”阴导到反亚反俄抗议人士都是仇富心理作怪,77个死者是屎不足吸、屎有余辜。

汉唐风烟:尼玛,临末了不忘黑一下中国网路声音。

胡嘟_嘟:绕了大半天不就想说最后那一句吗?何苦呢你。

贫七代:胡编,你说我朝200万网络评论员的出现是民主的胜利吗?

菠而咘忑:[嘻嘻]互联网上的一些人?什么意思?你把 长城 防火墙 拆除 试试?给自己屋子里 吹牛逼 有意思么?

闭眼领主:如果乌克兰现在的动荡局面并不是民主带来的结果,这不是正说明这个国家应该走哪条路么?

一孔之言:没有看明白,好像是民主没有胜利,胡编松了口气。

玛丽莲她猛露:请问欧美于论怎么看?网站打不开啊

人性的光辉1670751372:胡编真不说说总统豪宅呀?

江南游牧人:请问胡编:为什么看不到环球等官媒对最近委内瑞拉的报道?

静娅:胡锡进又栽赃,互联网有几个知识分子说这是民主的胜利?那么多知识分子提出批评,环球编辑眼瞎了看不见?

马晨在北京:前些天央视连篇累牍报道乌克兰动乱,街头暴民,火光熊熊,兴奋的渲染别国的动荡,似乎自己这儿和谐的很幸福。突然间,乌克兰的新闻嘎然而止了,一了解才知道,原来街头的人民胜利了,军警倒戈,独裁总统跑了,然后我们又“尊重乌克兰人民的选择”了。再然后《新闻联播》里日本军国主义又强势复活了。转

【网络民议系列为中国数字时代特色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遵守本站采用Creative Commons 的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协议。】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主場新聞|「反滅聲」遊行影片:這是我們發聲的時代

$
0
0


视频地址

記協昨午舉辦的「企硬反滅聲」大遊行,合共逾 6,000 人參與,多名資深傳媒人、評論人出席集會。有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以影像紀錄遊行實況,並即晚剪輯短片《這是我們發聲的時代》。 影片收錄了多位出席人士的發言,記協主席岑倚蘭說,熱鬧的景象背後,一場滅聲行動正在進行。而獨立評論人協會創會成員程翔指出「沒有新聞自由,你的災難不是抽象的。」發言人士包括遭商台粗暴解僱的李慧玲,她說「若我們在沉默中站出來,我們將在沉默中被滅聲。」 製作者黃嘉祺於片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也是我們發聲的時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宋志标:内容为流寇

$
0
0

0

【题图当代水墨,作者新浪微博:@秃头倔人;本文来自微信公号《旧闻评论》,搜索jiuwenpinglun可见,作者新浪微博:@宋志标,】

这些天马航事件胡乱得一塌糊涂,这件事对我打击最大的,不是新闻界的惊慌失措,而是对科技成就的怀疑。两百多号人消失了这么久,去哪了,没人知道,太空里嘹望的卫星、地球上监测的雷达,都在盲区运转。失踪者被所有人看见,又躲开所有人。

央视只拿出边缘时间报一下飞机的事,然后扯着观众,“要首先看一下两会”。只有借助灾难与鲜血,才能避免被两会这样的东西恶心到,大陆人活得够悲剧。马航还转移了南京鼓楼护士被打瘫痪事件,这两件事对新闻界的高强度羞辱都是一致的。

明显有一条医疗报道的线索,串起孕妇李丽云、深圳缝肛门风波、八毛钱事件、系列袭医案等。与其同步的,是医疗界对新闻界逐渐酝酿起来的不满、愤怒以及谴责对抗的情绪。鼓楼医院这件事之前,刚有杀医事件发生,两个界别的情绪碰撞,点火就着。

医疗报道激起医疗界的抗议,经过了长达数年时间的积蓄,反映的是新闻界对于专业性质特强的行业报道,一点点地丧失存在感,一点点地滑到话语权的临界低点,两下的冰冷关系与报道议题的热烈分歧形成反差。医生面对记者,也拿起来“舆论斗争”的武器。

医疗界的专业捍卫者@丁香园,3月3日发过微博:“今天,鼓楼医院一名护士,用氯化钾静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像它预料的那样,愚蠢的大众将其加工成“被打护士自杀”的假消息放出(受到警方处分)。记者在新闻上没有优势,在制造舆论上也落入下风。

围绕被打护士的诊断,新闻界与医疗界中人仍在鏖战中,但因为缺乏可信的新闻报道做支撑,也成了舆论之战而非新闻之争。这带有象征意义,新闻界正在丧失报道医疗新闻的能力,正在丧失替大众在医疗争议中寻找真相的能力,正在丧失这一块传统的报道领域。

在社会情绪的大背景下,缘于报道对象特别严格的专业性质,最终导致新闻界失去报道能力的,除了医疗界,还有马航事件所提出的航空灾难处理领域。因为实质信息的匮乏,导致灾难调查原地踏步,也导致谴责媒体伦理的声音贯穿至今,事件似乎成了媒体的灾难日。

报道伦理的辩论总有道理,只是无法彼此说服。但在实际表现上,媒体记者确实被感化教育了,一个个学着遵守伦常。看起来,记者们的修为像是预示了某种开始,可只怕代表的是某种结束。在专业性堪比医学的航空处理方面,新闻界面对同样关紧的大门。

在陈永洲事件的附加影响中,财经领域作为新闻界炫耀专业能力的“固有领土”,被描绘成记者追逐黑金的腐朽场地,新闻界早已是失去声誉。随着一个接一个的专业报道领域将新闻界拒之门外,验证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全线崩塌,单靠社会新闻是不能撑起专业主义的。

在报道领域悉数齐整的时候,可以降低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将其仅仅理解成为遵守新闻伦理的专业主义;但是当失去这么多专业报道领域的屏障后,新闻专业主义才抖落真的涵义,它其实更重在对专业报道领域的专业作为。问题是,新闻专业主义皮、毛尽失。

马航事件中报道混乱,一定能找到托辞,最好用的就是拿法航空难花费数年时间才理清,来佐证现在的失序是正常的。而鼓楼医院发生的袭击医护人员的事,因为江苏省宣的淫威,又可以为报道不张找到极佳理由。总之,得之我幸,失之因为我不幸。

马航事件被认为是微博的复活。确实,各种真假信息往来,盛况如昨。在歌颂微博起死回生的声音中,微信被讥讽为私语者的谣言乐园,传统媒体一日既往地被鄙视。可是,尽管微博不断在澄清,但它没解决真相找寻的问题。新闻界在专业报道领域的沦陷,只是信息缺角的一部分。

如果把报纸—社交媒体看作是重大报道、关键真相的上下游,情况可能会更糟,因为报业在新的集团化操作中,正在被矮化和边缘化,原始的新闻生产能力被成建制削弱。这也预示着新闻界将从那些需要付出艰苦能力的报道领域中撤退,没有收复时间表与路线图。

如果把报纸—社交媒体看作是平行的、混在一起的信息格局,这也意味着“真相”将成为各种信息丧失的最大公约数。除非是从社交媒体中分化出一部分,承担起以思考开辟进路、并寻找真相的专业势力,否则,单凭微博等被动的社交媒体,新闻真相必定被舆论狂欢所取代。

我们正处在某种恶化的进程中,“内容为王”堕落成报纸类落后媒体的呓语,是骗人的谗言与自欺的媚语。深度报道能力与专业水准,一直是新闻界抬升信息大屋顶的支柱,眼看着它塌掉。这就叫树倒猢狲散,内容一如流寇,如水泼地,窜入扁平化、贫瘠的信息传播场域。烧纸吧。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BBC|明报刘进图遇袭案:香港警方再拘捕两人

$
0
0
香港警方把其中两名嫌犯押到另一座警署扣查。

香港警方把其中两名嫌犯押到另一座警署扣查。

香港警方宣布再逮捕两名涉嫌与《明报》前总编辑刘进图案有关的犯罪嫌疑人,使广东与香港两地被捕涉案人员增至11人。

香港警方表示,这两名嫌疑人是在星期四(3月13日)凌晨被逮捕。警务处长曾伟雄此前公布有两人在东莞被广东警方控制,另有七人星期三在香港落网,全部被羁押受查。

曾伟雄称,目前并未掌握直接证据显示这起案件与新闻工作有关,促请新闻媒体不要“凭空想象”。警方最新声明称,重案组探员“正积极调查及跟进案件”。

刘进图本人对曾伟雄的说法“感到不解”,并称一直相信自己因新闻工作而遇袭。香港新闻业界人士刘进图亲朋组成的关注组也呼吁警方澄清其说法。

“刘进图事件关注组”成员,香港大学法律学者张达明星期四说:“(曾伟雄的)这个说法可圈可点。一方面,当他特别强调‘没有直接证据’,从技术层面来说是绝对正确的。”

不过张达明还说:“没有直接证据,也可能是在暗示其实也有不少间接证据证明与新闻工作有关。一些人的解读是他已经排除了与新闻工作有关,但是从我们看来并非后者,因此最好还是他自己作出澄清。”

同是关注组成员的香港浸会大学新闻传播学者杜耀明说,要是不能揪出主谋,那对于整个香港新闻业界,以至于整个社会而言,犹如刀悬头上。他促请曾伟雄理解这份担忧,尽速破案。

稍早前,香港记者协会发表声明欢迎警方逮捕嫌疑人,但同时质疑曾伟雄的说法会否误导香港市民,期望香港警方提供更多调查细节,全面解释案件。

该会主席岑倚兰对BBC中文网说,她认识刘进图有20多年,刘氏自大学毕业后只从事过新闻工作,因此她还是认为袭击案与新闻工作有关,只是警方手上的证据不足以呈现出来而已。

(撰稿:叶靖斯 责编:董乐)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Vicsforum|長平:李克強的戲

$
0
0

香港蘋果日報 2014年3月14日

因為李克強年輕,有北大學歷,很多人把他想像成改革派的代表,期待他至少比前幾任更有朝氣。可惜,今年的總理記者會,大概是歷年來最沉悶的一次。

「不行,這太尷尬了。」據德新社報道,中國外交部官員斷然拒絕了外媒記者關於周永康案的提問申請。官認為這事兒「想都別想」,要求記者最好別提跟政治有關的問題,只問經濟相關話題。你沒看錯,外媒記者的提問需要事先審定。內地媒體記者就更不用說了。能進會場的記者名單,提前幾周即安排就緒,所有的問題都要送審。德新社報道說,「這是一場組織得越來越好的戲」。

以前還有外媒記者勇敢地突破禁區,拒絕按照事先的排練配合演出,但是他們事後往往遭到報復。這兩年中共對不聽話的外國記者的報復變本加厲,從列入不受歡迎名單到拖延、拒絕簽證,甚至進行人身騷擾。

不僅僅是記者的勇氣受到挑戰,越來越多的境外媒體機構在經受了網路遮罩、打砸辦公室等折磨之後,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和職員安全,也紛紛自我審查,服從「黨組織」安排。 即便記者個人敢於提問,他們的上司也會出手阻止。 甚至有外國媒體派遣親北京人士擔任駐華特派員,專門寫文章歌功頌德,據傳還可以從中共獲得「大外宣」經費。

前一天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等人出席的記者會上,有外國記者高呼「我是真外媒!」諷刺中共豢養一些假外媒記者混充會場,佔據時間提一些事先安排的問題。事實上, 不僅記者有假,包括總理記者會在內的整個兩會都是假會。 中共並沒有安排任何重大問題,在這個裝模作樣的盛大會議上來討論和決策。

此前外媒記者有機會假戲真作,還因為當時的中領導人還在乎國際輿論,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民主秀來矇騙民眾。現任領導懷抱「三個自信」,睥睨西方民主,也不屑於和老百姓玩貓鼠遊戲,連要求官員財產公開都直接判刑。我看這勞民傷財的大戲,不演也罷。

長平
《南都周刊》前主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 (墙内可直接点击)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墙外楼|马航事件新闻战,中国媒体真的是完败

$
0
0

Isaac Mao: 收集了推特上几个比较尖锐的评论,都是关于中国媒体在这次 #MH370 事件中的表现,当然也包括谣言满天飞的本地社交媒体

@idzhang3:乘客最多的是中国,事后最关注的是中国,中国各媒体全体出动滚动播出,亿万人滴蜡烛当心灵鸡汤。但没有一条,哪怕一条靠谱的有一点硬货的新闻,是出自中国媒体之手,原创谣言胡诌倒是无数。中国好可怜。。。”不,可憐的是中國人,不是中國。

‏@lxc777:CCTV一边找专家来说外媒的话可信度低,发布了不少假消息影响马方调查效率,但是假消息的例子呢一条都没有。然后主持人说,让我给大家总结一下目前的最新消息,全部都是BBC,美联,CNN,NYT的报道汇总,自己的一条都没有。

@lvv2_com:围观马航失联事件,CNN、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基本垄断了关键信息的发布权,并对马来西亚形成倒逼反证,从而拼凑相对完整的信息流。从这种意义讲,中国没有一家真正的国际媒体,自然提供不了核心信源。信息时代,所谓大国,,以及软实力,拥有一个国际媒体组合也应该是大国的标配,利大于弊。(罗昌平)

‏@aac_:说到马航事件,不得不说现在国际热点事件的报道,都由西方权威媒体把持,中国媒体靠边站,我以前曾见到央视主持酸溜溜地亲口承认过这个事实,当然他不会说原因。毕竟国际上没有谁能对各国政府进行舆论控制,这个时候人家愿意去看那些诚信的媒体还是一个老撒谎的媒体?最后报道权被谁把持还用说吗?

@liushui1989:马航客机失踪,大批中国大陆记者集聚马来西亚和越南富国岛,但无能掌握核心信息。在一个新闻开放与竞争平台上,中国媒体就是一帮马方的跟屁虫,无形中成为传播不实信息的源头,缺乏对信息的筛选、甄别和深度挖掘能力,软实力差得太远。

@artofwargao 马航事件看清楚了几件事: 一是大马政府就是个无厘头不靠谱的二逼; 二是中国无媒体,在国际上无话语权,就是个二道贩子; 三是土共吹嘘的科技兴国、航天大国就是个摆设 四是美国是科技强国,实至名归,独立媒体新闻挖掘能力甩天朝媒体几大洋,而不是几条街

从这次MH370事件来看,发出信息最负责最靠谱的还是以CNN,路透为代表的西方媒体,一是靠他们专业严谨的新闻主义精神,二是靠美国强大的科技实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而马来西亚这样的国家,暴露出来的是不负责任的官僚管理,漏洞百出的新闻报道,中国的官媒基本只负责跟风转发,科技实力也毫无亮点。

@上海文广策划 马航事件新闻战,中国媒体完败。几乎所有的干货都是纽时华尔街路透BBC等英美媒体挖出来的,它们的报道真正对马来西亚形成了压力,体现了媒体的力量所在。什么是软实力?这就是软实力。反观中国媒体呢?除了搬运外媒,就只会一遍遍喊着“马航我们等你回家,为你祈祷”作苍白廉价的煽情。说多了都是泪!

陈诚: MH370 这事儿不指望任何中国媒体能做出像样的新闻(除了我个人很不待见的煽情特稿),客机没有进入中国飞行情报区,中国媒体没有信源优势,而且真正懂民航技术领域的中国记者不超过一个手掌。核心权威信息必然被外媒垄断,建议国内媒体别逞强做事故还原稿,招骂。对事故本身报道,能做好外媒编译已很好。事发当天发的微博。一周过去,媒体表现彻底符合这条微博的判断。给力的还是 Reuters, AP 和 WSJ。中国媒体歇菜吧,飞机不是中国造的,发动机也不是,航班也没有飞进中国空管情报区。派这么多记者去前线,除了烧钱还能做点什么事? MH370 关乎150多条中国人命。当中国媒体人还在微博上吵吵「新闻伦理」以及制造垃圾稿的时候,美媒已经不动声色地在事件最核心的内容上有重大进展。国内媒体整天讨论「新媒体转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互联网思维」,然而媒体的核心调查能力一点长进都没有,这种情况离死期不远了。大量国字号以及市场化媒体都去了前线。高富帅的,还在相关各国派了记者。我就问一句:派过去的记者真的懂民航?选题会做决策的各种领导懂么?不懂,即便去了也是瞎指挥、瞎蹲点。派这么多记者去前线就做点翻译工作,好意思? 再讨论一下为什么中国媒体报道 MH370 这么差劲。1. 国内派去的前方记者基本依赖大马、越南官方的发布会,事实证明跑会记者永远没有前途;2. 路透、WSJ 和 AP 之所以能取得重大突破,恰恰是把调查中心放到了后方的美方调查组和发动机公司上。3. 外媒的报道优势,主要基于对民航核心技术国的信息垄断。国内有追求的市场化媒体,如果真的现在要做 MH370 报道,可以考虑缩减前方记者规模了,重点在于后方要配备一个英语好、会翻墙以及民航技术条线(而非市场条线)的记者。老老实实把事实做个梳理,等事件基本查明后,写个还原稿,文本润色好。比盲目跑去前方做翻译做动态要好得多。

美英的技术能力,美英的媒体,是围观至今印象最深的。中国的两个科研“发现”,中国媒体道听途说的发稿,洗洗睡吧。窃以为,WSJ虽然细节失准,但应不算乌龙,而是目前最重大突破。

不想妄自菲薄哈,但马航事件迄今比较重要的几个信息都是路透纽约时报等外媒先披露的,即使华尔街日报摆了乌龙,起码人家也拿到了引擎公司的一手数据。mh370上坐着最多的中国人,中国媒体却基本在做搬运工,采家属,跟马航不靠谱的发布会。当然也不全怪记者,毕竟航空业的核心技术本来就不在我们手里。

我一再说了,绝大部分中国媒体,并不具备调查此事件的软硬件能力。

马航这事儿暴露一巨大问题:做媒体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呢,对信源可信度的甄别又完全不及做媒体的。所以经常各说各话,互相不信赖。至今没出现一个可以完全驾驭这两个领域的人。

这次失联客机的报道,中外媒体的报道水准表现出来的,其实是差不多的业余,所谓“外媒的专业性”不过是不同语境下的信息筛选所致。说穿了,网络时代面对海量却不靠谱信息,媒体的反应只能是差不多的,中国媒体扩编了大量不适合这项工作的外行,外媒则裁减了太多生力军,都一样

镜像链接: 谷歌镜像 | 亚马逊镜像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 Grass Mud Hors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德国之声 |《香港晨报》两高层遇袭

$
0
0

(德国之声中文网)筹备中的新收费报章《香港晨报》两名高层,周二(3月19日)下午十二时许于尖沙咀外出午膳期间遭四名戴口罩男子用铁通(铁管)袭击,凶徒其后乘坐接应私家车逃去无踪。女伤者利婉娴(四十六岁)为《香港晨报》执行副总裁,男伤者林健明(五十四岁)则为新闻部高层。两人伤势不重,经送院治理后向警方录取口供。警方初步认为女事主为凶徒主要目标。

事发后,《香港晨报》筹备委员会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事件,重申绝不容忍,亦不畏惧暴徒的粗暴,深信警方会严肃处理事件,查找真相并拘捕真凶。

保安局局长黎栋国亦谴责事件,指香港是法治社会,不容许任何暴力行为。又指不论遇袭者身份、背景或受伤程度,警方也一定严肃调查,将凶徒绳之于法。案件已由西九龙重案组接手调查,范围将包括事主的钱银及感情瓜葛。警方于今晨拘捕一名涉案的30岁男子。

受袭原因未明

《明报》前主编刘进图遇袭报道

据香港《太阳报》报道,女事主离开前公司前曾受电话骚扰。她指有亲友在澳门赌输钱而收到追债电话,另亦在前年多次收到一名自称“梁嘉辉”女子来电,指其抢人老公。女事主表示不认识该名女子。

《香港晨报》声明联络人刘韦玮曾向报章《AM730》表示,利婉娴一定没有欠债问题及桃色纠纷,对于被袭也百思不得其解。但她重申不会猜测幕后主使人,又指《香港晨报》正紧密筹备中。报章料于本年7月出版。

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涂谨申亦曾向《AM730》表示,两受害者均为报章高层,有理由怀疑跟筹组报章工作有关。他又指若事件属实,将是继刘进图遇袭案后另一宗
威胁新闻自由的袭击案件

美:关注针对新闻工作者连串事件

港人游行抗议媒体人被刺

美国政府周三发表言论指对香港接二连三发生的新闻工作者受袭事件表示关注,并呼吁彻查事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帕萨奇(Jen Psaki)向记者表示,“虽然我们还没掌握到最新事故的详细情况,但近期一连串似乎在针对传媒工作者的事件,让我们感到十分困扰。”她又指,香港长久以来尊重法治及拥有基本自由——包括
新闻自由——的传统,是香港保持成功及维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声誉的重要基石。

《明报》前主编
刘进图上月底遇袭,遭凶徒挥刀砍伤后腿及背部至重伤。其后涉案十一人于本港及东莞被捕,香港警方称无直接证据显示案件与新闻工作有联系。刘进图本人则强调自己和家人没有任何钱债、桃色或私人恩怨,因此相信遇袭与报社工作有关。

作者:李幸璇

责编:苗子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宋志标:调查报道的“大陆化”

$
0
0

0

【题图:当代水墨,作者新浪微博:@秃头倔人;本文来自微信公号:旧闻评论;网易博客:纸老虎;搜狐博客:旧闻评论】

马航事件与中外媒体表现,已经有许多文章在写,此前想写过,一时间耽误了不成。汇总看,几乎所有文章都在认定大陆调查报道的衰落,这作为一个现实,应该是成立的。至于原因何在,似乎都很简单,技术上谈得多,体制上谈的少,我们好像提不起兴致说体制坏话了。

在分析媒体表现时,能够划边是很要紧的。内媒与外媒之分,很容易看出来,尽管也有中资伪装的外媒,比如欧洲时报、澳洲某电台等,但好在没进入被讨论的范围。但内媒划分似乎宽容了些,比如人民日报、环球、央视等,其实算是宣传机构,也应该被剔除。

之所以做这个甄别,是因为这些官家媒体属于体制的一部分,更是内宣与大外宣的执行者,它们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意愿去增强调查报道能力的,因为后者属于专业主义范围,体制内不需要,何必自寻烦恼。所以,只剩下市场化媒体与调查报道的关系问题。

在现阶段,问这个问题,也还是要问一句“市场化媒体”如今状况怎么样了?答案是很糟糕,纯洁的市场化媒体——无论是从新闻价值观还是与体制依附性上看——几乎是没有了。财新是吗?南都是吗?南周呢?新京报呢?东早?纯正血统是没有的,杂交的也难有。

调查报道的存在与否,就像政论有无一般,是测量大陆媒体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这十年来,不只是政论衰亡的十年,也是调查报道与调查记者穷途末路的十年,而且以近来数年尤甚。南都深度曾做过十年纪念特刊,看上去就是一首自我祭奠的挽歌。

看过左志坚、石扉客他们的追忆文章,真正想要做国际调查报道的雄心,在《21世纪环球报道》时有过,安替他们还去海湾战争边缘转了一圈。十年前的踌躇满志与现今的遍地哀歌形成遥远的对应,环球报道最后掂量了一下,还是从国际范的理想上撤退,死于一篇国内报道。

国际报道属于严格管制的新闻品种,市场化媒体在《21世纪环球报道》时最多喘了口大气,等到后来管制警醒悟过来,市场化媒体最好的年份里,也没人动过这个主意,精气神全散掉了。有传言台湾方面曾想邀请南都驻台,也被否决,境外做不成,国外更别指望了。

对马航事件中内媒的表现分析,只集中在报道技术上——比如区分事件性调查报道与情绪性调查报道——似乎没有太大意义。我们要说的,不是技术上的暂时性失灵,而是调查报道的体制性溃败,说的是根基而不是枝节。与其说调查报道有病,不如直接宣判覆灭。

东南亚海啸巨灾、海地震、日本大地震时,市场化媒体也都有派出国际新闻小组,但这个与调查报道自然不一样,而且也被管制得要死。南都派去海地那次,也被勒令返回。原因很简单,不被信任的市场化媒体也就不被允许在海外驻扎,无法安慰胆怯的外交与外宣。

马航事件的信息顿挫从罗罗公司的发动机数据开始突破,贬抑内媒的声音顿时有了依据。然后,就有中央级宣传机构的人抗辩,抱怨核心数据信息都在英美手里,所以不要怪他们突破不了。这种辩解很矫情,后来发展为“国货当自强,必须赶超英美”的喧哗,匪夷所思。

李长春时代,是强调国际与国内两个舆论场的,两个都要占领。新华社在纽约时代广场上做广告、召集外国华文报纸统战、注资国外某些三流媒体,都算作大外宣的政绩,然后拿到奄奄一息、万马齐喑的国内新闻界炫耀。外宣其实成了另一种对内的蒙蔽。

《21世纪环球报道》死得早,但它立下了一个至今未被超越的“遗嘱”:国内调查报道也就是国际调查报道。理由不算强健:因为中国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然后,国内调查报道主要在揭黑与文本上分头发展,至今,两下皆茫然。

以调查报道闻名的邓飞,谦谦君子也,每次说到他背靠五百名调查报道的时候,都不忘记加上“国内”二字作为定语。马航事件中,罗昌平断言,国内真正称得上调查记者的不过三十名。问题是他们的公众识别度很低,以调查报道掀动社会事件的时代难道过去了?

最近有印象的调查报道有哪些?“周滨父亲”那个算吗?行文属于舆论花边,看起来更像是枪文,这也符合“调查报道”的命运之一种,做旗帜不成,做枪使也算是正当营生吧,谁使得谁又使不得,由不得别人操心。然后,民族的调查报道离世界的调查报道愈发远了。

大陆化,向来是用来形容香港政经生态变迁的专用词,也孕育了“蝗虫论”与“强国人”的标签。世易时移,“大陆化”的用途正在扩大。台湾蓝绿两营在掐架的《服贸协定》,隐含了台湾大陆化的序曲。而在调查报道的命运上,大陆同样送了它一份“大陆化”的礼物。

2014年3月19日星期三 17:50

又:
在某种状态下,《旧闻评论》也许会改变发送方式,所以,有意留下邮箱的,请发送至:koufsh@gmail.com ,注明“旧闻专送”字样,以备不时之需。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河蟹档案】说好的“转发500次”呢?

$
0
0

自由微博以下被新浪审查删除的微博来自自由微博网站以及其他来源,数字时代编辑整理:

*东坡转世V:米歇尔演讲时有许多媒体在场,并没有所谓的北大女同学提问。作为公众人物,散布虚假消息,影响中美关系的大局,孔庆东的所作所为早已超越了道德的底线,也超越了两高关于造谣、传谣转发量超过500次,阅读量超过5000人的司法规定,公安机关,应对其采取法律措施,微薄社区也应对其采取相应措施,销号!|相关新闻:《米歇尔访西安 安保特警打晕导游 孔庆东造谣引网民集体举报》视频:《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北大演讲全程
111
2014年03月26日

*长安卖炭翁://@程凌虚:有人说,劫机者最大的失误,就是劫了一架大都是中国人的飞机,这和在公路上劫了一辆装满猪的车有什么区别?话虽刻薄,但从人民日报和官方的表现来看,貌似很有道理!//翁涛微博:竟然没有马航消息。
111
2014年03月25日

*画家陈浩东V:斯大林的神话早已破灭,毛的神话至今仍在中国作祟。毛留下了使他的接班人爱不释手的战利品:鸦雀无声的舆论;永不选举的政权;三权不分的和谐;制造冤假错案的生产线。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领导一切的权力。与肢解分立公共权力确保私人人权的现代文明政治背道而驰,没有人权保障就是你死我活的丛林社会。
818f73d1jw1eesy45h8grj20hs0dcdhz
2014年03月26日

*寻找公平的路:【新的一天开始了】唐吉田、江天勇、王成、张俊杰四律师和多位公民被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分局非法拘押。先后有七位律师拿完整手续要求依法会见,遭到拒绝,目前有40多位公民先后奔赴建三江声援律师们!昨晚公民们被建三江警察以各种借口和形式登记了身份证号,但公民们毫不惧怕仍然冲在第一线。
604e9ce0jw1eest47415zj20qo0f0gpv
2014年03月26日

*永州双规案哈律师:乍暖还寒时节,伍雷张磊等六位律师绝食,就为会见被迫害的律师同行,这么点破事儿,敢问小组长习近平、公安部长郭声琨、司法部长吴爱英,你们觉得是他们小题大作,还是法治中国缺斤短两呢?
111
2014年03月26日

*中国热媒体:无耻啊,这微博既然被和谐无数次[鄙视]这还是民主社会吗?这难道就是正所谓的中国梦?[哼]难道老百姓就没有发言权吗?[怒]|相关新闻:《米歇尔访西安 安保特警打晕导游 孔庆东造谣引网民集体举报
659daeadjw1ees4wx260sj20k00zk7ae
2014年03月25日

*山东杨洪V:人民警察踢人民!草泥马!3:30左右,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一行来到临潼兵马俑参观,故此要清场。警察让照片中这个导游出去,导游说,马上就走,因动作稍微慢了点,就被这个特警一脚踢翻在地导致休克。此事引起了周围游客不满,怕游客拍照,警察把导游抬上警车不知拉到哪儿去了……[怒]转
a52a9943jw1ees1lm13voj20c82rpdqm
2014年03月25日

*徐利平律师V:国新办高官坠楼的帖子也要删,怕啥呢?|相关新闻:《网传国新办副主任李伍峰跳楼自杀
5a010821jw1eesvcskawoj20hs0vkgpg
2014年03月26日

*摆古论今:东方早报记者昨天晚上在平度釆访,记者者证被扣!平度公安牛逼!请关注!
749693f9gw1eestvnt0vej20c8096js8
2014年03月26日

*谣姐看天下:妈逼的,新浪@微博管理员 @新浪小秘书,你们封我大号,限制我小号,你们就是政府的打手,只会舔屁眼,小心遭报应。
111
2014年03月26日

*悬剑2010:纽约时报评中国!中国大陆已接近回到“解放前”!
1112014年03月25日

*时评观察:【2014法治中国最强音!】(一)“这是法庭,不是讲法律的地方!”——长沙市开福区检察院检察官王亚军。(二)夏俊峰案:“若这是正当防卫会天下大乱,不杀夏俊峰这种人就非常危险!”——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微评:听到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你不觉得它真会绕梁三日吗?
8b5160c5gw1eeswxovsi5j20ci0y9jw6
2014年03月26日


© Tony Nim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世相|告别“系统”

$
0
0

【数字时代编辑注:下图为网传曹筠武离职申请书,离职原因为“不给黄 (sha) 灿 (bi) 打毛衣”。图片来自石扉客微信公共帐号“石码头”(搜索 Ishifeike)】

曹筠武离职
这是世相(thefair)的第217篇文章

(Sayings:《系统》是一篇在新闻业内被很多人称赞的新闻作品。记者曹筠武,后担任《南方周末》新闻总监;编辑李海鹏。我觉得此文是中国新闻业特稿写作上的一个意外收获。

曹筠武日前提交了辞职信,并将离开《南方周末》赴北京开始新职业。3月27日晚,我以世相名义与他谈到《系统》和《南方周末》。谈完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曹筠武即将告别的南方周末,与他成名作里所写的“征途”游戏一样,也是个复杂怪异、充满虚拟成败与人性征伐的系统。)

1,曹筠武谈系统与南方周末

世相:南方周末的经典稿子有哪些?

曹筠武:看怎么定义。偏文学的标准的话,集中在南(香红)、李(海鹏)时代;以舆论监督、题材开拓而论,在98至2000年一段。无论如何,我已经是踩着黄金年代的尾巴进的南周了。

世相:符合文学标准的再举点儿例子?

曹筠武:在南李之前也有,但重要不在文字本身,更在于对于新闻文体的开拓或推动,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所谓特稿、观察,都与南周在那一段时间里的尝试脉络相连。比如陈菊红的《文湘莉在1997年的最后三天》。类似这样的尝试,就我目力所及在当时是极为稀少和珍贵的。

世相:如果只是开拓之功,事实的文本价值可能小于时代意义——看完了,是很超前。

曹筠武:南周是生为反对者出现的,而这一点既体现在舆论监督报道上,同时也体现在文体的改革上。人们谈及南周的“文字”时可能会忽略这一点。96年前很多报道在现在看来简直无法卒读,充满专业主义意义上的错误。但这些错误同时是蓬勃向前的标识物。到03年之后,所谓的南周体彻底完成蜕变,经典已成、楷模树立,错误当然越来越少,而前进也就渐渐停止了。先抛开过于复杂的原因不论,事实上南周慢慢成为不反对者,既在舆论监督上,也在文体上;既对于政府与社会,也对于自己吧。

世相:这个角度上说,出现集大成者就是衰落的开始。03年楷模的树立有什么标志吗?

曹筠武:(李)海鹏的几篇你很熟悉了、南(香红)老师的野马系列、三峡无法告别特刊、时政报道语态的确立,都在03年前后。

在此之后,南周在评论、法治报道方面也有建树。相对于社会讨论水平提升的速度,其意义也就不像之前那么彰显。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系统是好的,而不是极牛逼的,因为有建树之功,却缺乏反对之力。李海鹏当年在北京站报题,老人们直接嘲笑:你们做的那算什么新闻,我们做的才是。但如今来看,这才算最高的表彰。系统出来之后,一片赞誉之声,更像是在表扬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放到更广的历史视野中,就缺了那么点儿意思。[呲牙]

世相:之后南周没有人试图颠覆过这些人的地位吗?

曹筠武:有零星的随机的行动,没有系统性的组织吧。当然指望组织本身也不靠谱。南周历史上成事,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强力推动本来就占主导,环境的适宜、人才的聚集,都是原因。如果要作为一个企业,有意识的对生产方式和产品进行刷新,南周实际上从未建立起对应的内部条件。当然外部环境的变化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世相:你喜欢的国外的作者或者记者或者作家作品有什么?

曹筠武:我就想写一本《八月炮火》那样的东西出来。这辈子看来没戏啦。。。像法拉奇早年采访好莱坞的那本小集子也很好玩。如果有一次《寻找班禅》那样的采访经历也很爽啊。

有的东西很好,我也会认真读,比如《墓碑》这样的。但太沉重的东西,我自己来做估计会扛不下去。我还是更喜欢像《焦点不太准》里面说的:(做战地记者)意味着能得到更多美酒,更多姑娘,更好的报酬,比士兵更多的自由,能够自由选择进攻的地点,并被允许做一个懦夫且不被处决[呲牙]

2,系统
作者:曹筠武

白天,27岁的吕洋是成都一家医院的B超检查师。

晚上,她是一个国王,“楚国”的国王——玩家们更乐意按游戏里的名字尊称她为“女王”。在这个虚拟王国中,“女王”管理着数千臣民,他们都是她忠诚的战士。

在一款名叫《征途》的网络游戏中冲杀了半年多之后,吕洋自信看清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这款游戏自我标榜以古代侠客传统为背景,实际上钱才是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行走江湖最关键的因素。

吕洋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丈夫是生意人,资产殷实。钱对她来说从来不是问题,但她仍然忿忿不平地把这款游戏中一些风头正健的人称为“人民币玩家”。虽然在游戏中投入了数万元,但她仍然屡战屡败,原因就在于有人比她更愿意花钱,也花了多得多的钱。

正如《征途》的创造者史玉柱所言,这的确是一款适合有钱人的游戏。在这个世界里,欺凌他人的威力和合法的伤害权都标价出售。

尽管一切都是虚拟的,吕洋却曾经坚信她找到了一条通向光荣与梦想的金光大道。不过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加速投入,和很多人一样,吕洋发现,金钱铸就的,其实是通往奴役之路。

战争即将爆发
所有人都必须是“人民币玩家”——和平受到鄙视,战争受到推崇——被杀死者得到的只有耻辱

坐在常去的一家网吧的VIP包房里,吕洋显得兴奋而又忧心忡忡,她面前的16英寸液晶宽屏上,黄色的粗体字反复闪动:“国战将在晚上8点15分开始”。她还有两个小时,对她手下的战士们做最后的动员和部署。

将要攻打楚国的是游戏中的头号强国魏国。魏国拥有上万名玩家,更为关键的是,魏国的支柱,“王者家族”成员们,个个都是令人敬畏的英雄,他们的等级遥遥领先于一般人,装备着成套的最为昂贵和罕有的神圣铠甲和武器。在“世界英雄排行榜”上,他们长期牢牢地占据着前五十名中最靠前的位置。

他们拥有恐怖的杀伤力,人人以一当百。即使吕洋这个“女王”和他们对垒,如果战术采取不当,也存在被“秒杀”的危险。所谓秒杀,就是在几秒钟之内,在意图还击之前,就被一招致命。吕洋的丈夫并不玩游戏,但他也会对此开开玩笑:“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如果刀够快,你可以听见自己的血从脖子里喷出来的声音。”“女王”吕洋对他们最为忌惮,同时又略带鄙夷。“他们就是人民币玩家嘛。”她说。

实际上,只要进了这个虚拟的小世界,所有人都必须是“人民币玩家”,区别只在于你愿意花多少而已。

和以往的所有网络游戏不同,《征途》并不计时收费。简单地填写一份网上表格,就可以注册账号。只需要起个名字,选择性别、国家,一个虚拟身份就此诞生,光荣而艰难的征服之路摆在了你的面前。根据游戏的主线故事背景,你会惊奇地发现其实你是皇族之后,由于战乱被弃于荒野,现在你长大了,知道了自己高贵的血统,接下来该做的就是练一身好武艺,奋起于草莽之间,闻达于庙堂之上。建立自己的国家甚至取得统治世界的皇位以恢复祖先的荣光,则是你的终极目标。

故事很合中国人的口味,惟一令人感到困扰的是:热血沸腾之后,你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原来是那么大。一个新诞生的身份是1级;而王国里最英勇的英雄们能练到“转生170级”:练满普通人的168级之后,他们又获得新的不朽之身,并再次练到了170级。简单地说,那就是人和神的差距。英雄们手持“完美的神圣武器”,浑身旋绕着代表高贵的紫色光晕;而你却两手空空,甚至全身上下只有一条遮羞的短裤。

现在,你可以购买点卡,持续地把人民币注入游戏中的账户,以便快速升级,购买各种名贵材料打造装备;你也可以不花钱,如果什么都不做,只是呆在游戏里的话,系统不会向你收取一分钱。但很快你会发现,你连荒地里的一只蚊子都打不过,你的活动空间甚至仅限于出生地,一个叫“清源村”的小村子,更为广阔的世界则是为英雄们准备的。当然,最让你沮丧的还在于,贵为皇族的你,却永远生活在被其他玩家“秒杀”的巨大阴影之中。

显然,吕洋走了一条真金白银铺就的英雄之路。她如今是“转生145级”,历经艰险戴上了王冠,她的坐骑是一条浑身闪着火光的龙。但英雄亦有英雄的烦恼,她的王国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吕洋自认为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她把女性的温婉带到了对国家的治理之中。“女王”很少主动攻击别国,更喜欢带着臣民们消灭怪物,或者经营骆驼商队。但这并不能避免受到攻击。

“国战都是系统安排的,”吕洋解释说,“国王只需要提交申请,系统就会自动安排好战争爆发的时间。”

系统喜欢“国战”。这个虚拟世界里,“和平”受到鄙视,战争受到推崇。战胜国可以自动获得战败国国库里的金钱和物资,国家排名由“国战”胜利次数决定,强国的臣民名字下闪耀着一颗颗星星,那代表着每一次辉煌的战胜。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战争中的人来说,冲入别国的土地,肆意砍杀每一个胆敢与之抗衡的人,无疑是释放内心深处原始冲动的绝佳办法。

系统准确地捕捉着人性的弱点,召唤着玩家们在违背普世价值的虚拟世界中放纵自己的邪恶。它赋予战争中的人肆意杀戮的权力,给予杀人者加倍的经验值奖励;系统也会标明你的斩首纪录,那一串串数字就像印第安战士割下的头皮代表着无上的荣光,而被杀死者得到的只有耻辱。

吕洋打电话,上QQ,或者在游戏中直接交谈,她自知实力对比悬殊,因此通知手下的战士们集中力量,守住王城的一角。她的声音因紧张而略带颤抖,尽管对现实中的她来说无论胜败都毫发无伤,但在游戏里,她知道那意味着生存还是毁灭。

离战争爆发,还有两个小时。

国王死了
推销员来了——冒险家乐园——都在“系统”的支配之下——小角色杀死了国王

在开始“征途”之前,吕洋玩的是另一款游戏《传奇》。她玩得并不好,仅仅当作一种周末的消遣。《传奇》计时收费,玩家购买在线时间用来升级和打造装备,所有的事情都费时费力。“比如你要打一个终极怪物,”吕洋说,“要跑很远的路,在迷宫里面转来转去,杀掉无数的小怪,可能耗一个晚上,你才跑到大怪的面前。”最让人崩溃的是,当历尽艰辛终于站到大怪面前,一不小心却被秒杀了!那么,从头开始跑路吧。

吕洋可能从未得知,在她晕头转向地跑路时,一个叫“送礼只送脑白金”的玩家也在这款游戏中闯荡,他从来不耐烦那些烦琐的升级步骤,而是直接购买高级别账号;他成千上万地花钱,砸下最顶级的装备。以钱铺路,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最强大的威力。在这款典型的韩式“泡菜”游戏里,他试验出了自己独辟蹊径的玩法。这位玩家就是后来《征途》的老板史玉柱。

2007年年中的一天,就在吕洋常去的这家网吧,一个推销员站到了正在“跑路”的吕洋面前。他衣着得体,面带微笑,用充满诱惑力的词汇介绍了一款名叫《征途》的新游戏。“绝对不用走迷宫,我们要的就是爽快。”吕洋记得他这样保证。

吕洋就此和朋友们“踏上征途”。她的这些朋友们要么是医院的同事,要么是丈夫生意上的伙伴,空闲不多,但钱不少。他们很快发现,《征途》的确是一款爽快感十足的游戏,简直就是为他们这样的人设计的。

要找系统角色接受任务,不用费力去找,点F键,下拉菜单里角色名字一一罗列,就像网络上的超链接,双击名字,就自动找到面前;要去某个地方,不用走迷宫,点开地图,找到地名,鼠标左键单击,一会儿就到了。

很快吕洋就离开了“清源村”,热闹的“凤凰城”和辉煌壮丽的“王城”才是她的舞台。这位后起之秀被吸纳进了“楚国”最有威望的家族“桃花源”。单打独斗是不现实的,拜入名门正派才是出头之道,这里就如同武侠小说描写的江湖;而家族与家族联合可以组成帮派,帮派各自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在达成妥协之后又互相配合支撑起一个国家。

游戏里的大部分系统角色,比如杂货店老板或是锻造铺师傅,都可以被帮会控制,此后他们会持续贡献“保护费”。系统鼓励帮会争夺控制权,谁杀死竞争对手,谁就能接手保护费。帮主们因此热衷于抢夺街区和店铺。这样在吕洋看来,她的置身之处,又像是1920年代的上海滩。

这里的确像那个“冒险家乐园”。低级别的玩家甚至也可以挣钱!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比如护镖,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银两”;达到一定级别和保证一定在线时间后,系统甚至会给玩家“发工资”;还有各式各样的“奖励”、“返还”。

“其实都是些小钱,”吕洋说,“相比花掉的钱简直没法比。”但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比拟的,你能想象在砍翻敌人的同时还能挣“银子”么?“想得到更高级的奖励么?”吕洋说,“那就花更多的钱呗。”

时常有“外国人”冒险进入楚国,他们可能是魏国人,也可能是宋国人,或者是其他9个国家中任何一国人,但不管是哪国,一旦踏入楚国地界,他们的名字就显示为红色,这个颜色意味着:敌人——应当杀死的人。每杀死一个这样的人,系统就会在“护国英雄排行榜”里为你加上光荣的一分。

他们并非是闲逛者,而是根据系统分配的指令而来,他们必须进入敌国完成诸如“刺探情报”或者“抢夺太庙资源”等等任务。而同样根据系统赋予的职责,家族和帮派此时的任务就是杀死他们。

那时吕洋还是一个小角色,她正在砍杀一头犀牛,屏幕上出现一条指令,帮主撒下了帮主令,要求帮众前往杀敌。点击“是”之后,吕洋被传送到王城边境附近,众人正把敌人围在当中奋力砍杀。

帮主“狼烟”是当然的主力,他是一个“武士”,近战肉搏是他的特长,他的“无双剑”能造成惊人的杀伤。在炫目的刀光闪耀间隙,吕洋突然发现敌人的坐骑是一只麒麟,这意味着他是一个国王,只有国王才拥有这种神兽!

吕洋是一个“法师”,她专修冰系法术,可以从远处以冰雪为武器。这是她参加的第一次激战,她站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将霜冻从空中撒向敌人。麒麟居然哀号倒下,国王死了!吕洋幸运地完成了最后一击。

屏幕上黄色的粗体字夸张地跳了出来:“天哪!吴国的国王居然被楚国的无名小辈女王杀死了!”吕洋在电脑前禁不住手舞足蹈,她杀死了国王,一个小角色杀死了国王!她双脚猛地一蹬,电脑黑屏了——她兴奋得把电源插头踢掉了。

往后几天,吕洋都有些“神神叨叨”的。游戏里“全世界”都知道她杀死了国王,朋友们有些羡慕地向她祝贺。即使在医院上班,吕洋也在办公室的电脑上下载了游戏,她就是喜欢挂在游戏里,反复地看那条早就过时的消息:“天哪!吴国的国王居然被楚国的无名小辈女王杀死了!”

有时候严厉的院长从办公室经过,威严地审视医生们的工作,吕洋只能把游戏界面最小化。她会悄悄地跟同事炫耀:“牛啥嘛,他要是耍游戏,我一招就把他砍翻!”院长其实并不坏,但吕洋觉得他“缺乏对女性应该有的尊重”。“在游戏里,女人也可以统治男人。”她宣称。

国王万岁
核裂变一样蔓延的仇恨——好的装备都意味着金钱——总有无数的人在疯狂比拼——“国王万岁!”

但“女王”其实并不像想象中一样“牛”,几天之后,就在王城外,一个敌人逼近,他骑着鬃毛飞散的烈马,威严得像天上的神,他只问了一句话:“你就是那个女王啊?”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天上砸下,落单的“女王”还没来得及答话,被“秒杀”了。

吕洋目瞪口呆,短暂的惊愕之后她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她要升级,要得到最好的装备,她要当真正的王,她要报仇!

仇恨是这个世界中最强大的动力。“秒杀”吕洋的玩家,立刻被系统自动排入她的仇人名单,时时提醒“女王”报仇雪恨。“仇人”是这里最常见的社会关系,仇恨关系同样存在于家族、帮会和国家之间。如同核裂变一样蔓延的冤冤相报,在这里是受到鼓励和颂扬的永恒主题。

她找到“代练使者”,一个代表系统与玩家做交易的虚拟角色,他就站在王城大道边上,答话谦卑而热情,乐意为有钱人服务。吕洋向“使者”支付人民币购买经验值,“使者”则让她迅速升级,从人变成了神。吕洋觉得这么做很值得,在这上面,她“只不过花了千把块钱”。

但是,杀伤力和防护力是由装备决定的,级别只是佩戴相应等级装备的必须条件。就像金庸的小说,内力的修炼是必须的,但一把玄铁剑却可以让杨过无敌于天下。游戏中按照等级不同划分出了20等装备,以法师职业为例,武器由最初的柳木杖到最为罕有的至尊杖。此外还有铠甲、头盔、腰带、护腕、项链和戒指等等。

这些好的装备都意味着金钱。和别的网络游戏不同,在这里,打怪和接任务不会掉装备。“我都要最好的,”吕洋说,“你只能去系统商店买材料,再找系统铸造商打造;或者,你只能去赌。”

“赌”,就是“开宝箱”。玩家向系统购买钥匙和箱子,很便宜,一块钱一套。用钥匙点击开启,屏幕上一个光芒闪耀的箱子缓缓打开,各种材料或装备如同赌场大转轮一样排列在箱子里,光圈飞速转动,停下的地方就代表赌到的东西。箱子里经常会有玩家们最希望得到的高级装备,但转动的光圈却往往和它们擦肩而过。

吕洋如今回忆,最疯狂的时候她就像一个赌场里的赌徒,会在屏幕前大声喊叫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乌木,乌木”,那是一种高级材料,而最后她往往得到的只是一点少得可怜的经验值。“乌木”,或者那威力强大的“幽冥戒指”,仍然摆在宝箱里,闪着诱惑的光。

这个世界中还存在着一个“开宝箱”排行榜,每天开宝箱最多的人,可以得到一颗罕有的令人倍增威力的“补天神石”。

这个巧妙的设置具有无穷的诱惑力,总有无数人在疯狂比拼开箱数量。吕洋曾一晚上开过上千个箱子,但始终功亏一篑,总有人比她更为执著,她从没拿到过那颗神奇的石头。

各式各样的排行榜随时闪现,世界英雄排行榜——根据级别和装备带来的威力排序;护国英雄排行榜——根据杀死敌国人的数量排序;国家实力排行榜——根据国家物资和国战胜负记录排序……就像电视里随时出现的脑白金广告,实时变动的排名对野心勃勃的英雄们高频率轰炸,提醒他们在这个严酷的世界里一刻也不能放松。

玩家在不懈地开着箱子,他们有时好运地得到一点好东西,绝大部分时间几无所获,但越是没有收获,他们越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下一个箱子。他们每点击一下,就代表一块钱,又一块钱……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沙漏,金钱涓滴成河一般随着每一次点击汇成巨流,流向看不见的系统。

吕洋自认为运气还比较好,“平均开1000个箱子,好运的话能有十几次拿到好东西。”

由此吕洋成为了她现在所鄙夷的“人民币玩家”,上万的人民币被迅速而几乎不被察觉地花了出去。在游戏中。“女王”拥有了可怕的威力,她为自己,也为朋友报仇;她接受请求,为本国的商队护镖;同时她也会和英雄们一起侵入别国。她声誉日隆,跻身英雄之列,在游戏里,她甚至和威猛的帮主“狼烟”喜结连理。当然,也由于她在现实中是一个那么可爱的姑娘,她被推举为楚国的国王。“国王万岁!”人们向她俯首称臣。那是吕洋在征途中的最高点,也惟有在那转瞬即逝的一刻,吕洋觉得自己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

国王累了
“系统”是最为勤奋的——女王觉得自己像驴子——花钱买你生气——快感只在一刹那

吕洋心里清楚,王位是真金白银买来的。一套转生150级左右的顶级装备,平均要开5000个宝箱。按照系统繁复的装备打造设置,要给一套装备镶上14颗星星,打开“灵魂锁链”,镶嵌补天神石,花费又在5000元左右。随着等级的提高,原有的装备又必须相应替换或升级。平均每升5级,装备就要更新一套。

这时的“女王”已经成了一位熟练的开箱工,日复一日地开宝箱,升级装备,再淘汰,再升级……“后期主要就干这个事情了,”吕洋回忆,“不更新换代不行,不然国王很快就变菜鸟。”

这样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游戏内部。在吕洋常去的网吧,甚至洗手间里都贴着征途网络公司的宣传四格漫画。当你洗手的时候,你就能看见一个漫画小人,在尖刻地嘲笑那些疏于升级的“懒人”。而招贴画上威风凛凛的英雄在每个网吧的门口注视着你;勤奋的推销员们时常出现在玩家身边。

与媒体上的各种宣传攻势相比照,这些推销员被称为史玉柱的“地面部队”。他们大多是“脑白金”销售旧部,活跃在中国广大的二、三线城镇,对于如何发掘利润,他们有着训练有素的敏感和才能。

系统是吕洋见过的最为勤奋的游戏系统,它更新换代的频率令人应接不暇。“要么花钱买安全感;要么省钱,随时被欺负,”吕洋说,“一天不上线,就会觉得自己又落后了,实在是太累了。”她觉得自己像被胡萝卜吸引着一直向前的驴子,总有更加强大的“威力”在前方向她招手,而漫漫“征途”几无止境。游戏中弥漫的仇恨也令吕洋越来越厌恶。一些结下了梁子的人民币玩家在每一件小事上都要一争高下。他们反复抢夺对系统角色的控制,互相攻打帮派总舵,没完没了地袭击对方的商队,在PK竞技场上更是置敌人于死地而后快。甚至宝箱排行榜第一名也是他们争夺的目标。

如果一个玩家开了5000个箱子,另一个就一定要开第5001个。他们把这种疯狂的玩法叫做“花钱买你生气”。

系统不停地自我更新,统御术层出不穷。就连传统的打怪任务,系统也干脆允许家族与家族之间抢夺砍杀boss的权力。身为一国之主,吕洋总是必须身先士卒,如果她稍有懈怠,总有红了眼的部下口出怨言。

这越来越不像吕洋想要的游戏。吕洋觉得这个世界变得愈发丑恶,荣誉被建立在仇恨和贪婪之上。和以前的激动不已相比,如今快感只在疯狂结束后的那一刹那,接下来她会觉得无聊。

在楚国遭遇魏国的挑战之前,“国王”已经开始厌倦了。

地底的火在喷涌
只希望坚持半个小时——和平的气氛在蔓延——“跟你们老板说,不要尽干些挑拨离间的事情”

“国战”在晚上8点15分爆发。吕洋和朋友们,她最得力的几个“武士”,坐在网吧包房内奋起应战。每当大的战役爆发,他们就坐在一个包房内,就和真实的战斗一样,肩并肩便于及时沟通,更利于互相鼓舞。

敌人从王城东门涌入,他们的国王身先士卒,冲入东门后使用“帮主召集令”,这样,他最精锐的英雄们可以被瞬间传送到他的身边。随着旋风,魏国的武士们从天而降,他们立即被楚国战士重重包围。“女王”知道这是敌人的精锐,尽管城门外大批敌人正在涌入,但这些国王的随从才是最可怕的威胁。

武士们挥动大刀,空气被划裂成一道道光芒,他们拥有最强大的近距攻击能力和防护力,总是冲杀在前;法师们念动咒语,大地裂开,地底的火喷涌而出,天上的风云也化身为凌厉的雷电冰霜;蜂拥而来的召唤兽,来自天界和冥界,呼啸着混战在一起。战场被淹没在超越自然的伟力之中。

半个小时,吕洋只希望坚持半个小时。她从来没奢望胜利,战前魏国人放话10分钟结束战斗,傲慢的挑衅令让人反感,在战前动员里,“女王”向臣民们保证,她一定坚守半个小时。

东门不可抗拒地被攻陷,“女王”转战王城宫殿,宫殿前矗立着“大将军王”塑像,只要他被砍倒,就意味着楚国输掉了战争。楚国的战士们把战车集中起来围住塑像,在猛烈的攻击下,只有坚固的战车能够提供些微保护。

吕洋使用了“防守虎符”,她的臣民可以被全部召集到身边,楚国全国动员,宫殿前的每一级阶梯都成为血海。魏国的英雄们每杀死一个对手,就会有十个或者更多的人把他们围住。战场已经陷入混乱,没有沟通,没有指挥,每个人眼里只有敌人,本能地砍杀,不停地砍杀……

但吕洋的判断是对的,“人民币”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实力之战,系统这个胜利女神青睐祭献更多金钱的一方。当魏国的国王最后砍倒“大将军王”,吕洋看了一眼时间,她坚守了将近40分钟。

这是吕洋输掉的最后一场战争,尽管她也曾经赢得过国战,但这个生性温和的姑娘如今觉得即便胜利也不能再带来荣耀的感觉。战斗结束后,她充满厌恶地声称不再履行保卫国家的责任。“再有国家来进攻,我的家族不参与应战了。”她向臣民们宣布。“有意义么?”吕洋反问她的质疑者们,“系统挑起战争,我们往里投钱,谁投的钱多谁就赢。”她觉得没有胜利者,“都被系统耍了!”

帮主“狼烟”和家族里的其他人支持了她的决定。“我们也觉得,这不是我们在打仗嘛,”狼烟解释,“纯属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吕洋成了“世界”里著名的“反战”国王。她更热衷于和别国结为盟国,当然盟国可以轻易地撕毁和约,她也不在意。在和其他国王交涉时,她也总是强调,就算你来打我,我也不应战。“让他们自己觉得没意思。”吕洋有些狡猾地说。

和平的气氛在悄悄蔓延。“国战”次数进行得太多,各国国王和英雄们互相之间开始熟络,在无数次仇杀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成了不打不相识的朋友。“时间长了,没人好意思动武了。”吕洋说。

上线的时候,她也只喜欢跟朋友们聊聊天,组织家族或者帮派的活动,惟一杀人的情况只限于为臣民的商队护镖的时候,她讨厌那些专门盘踞在边境附近、以砍杀平民和抢掠商队为乐的“强盗”。

在网吧,她又碰见了一个游戏推销员,并不是开始那个,但一样面带微笑,用充满诱惑力的词汇请她“提点意见”。这位推销员同时自信地声称:“万人国战的场面会更加宏大和频繁!”

就在这段时间,征途网络公司宣布“重组国家”。系统将原有各区的国家重新打乱组合,原来的友好关系打破了,陌生的国王们重新被扔进了新的竞技场,而仇恨将被重新点燃。

“跟你们老板说,不要尽干些挑拨离间的事情。”吕洋回答。

昔日勇猛精进的“女王”开始变得“不思进取”,她疏于升级,也不再渴求更好的装备。她在游戏里的配偶“狼烟”有些着急了,催促她赶紧跟上,不然就要被越来越多的人超过。

而吕洋现实中的丈夫是个关心妻子的人,他以为吕洋只是累了。一天早上,吕洋醒过来,发现不怎么玩游戏的丈夫坐在电脑前,替她不停地开着宝箱,他想为她打造更好的装备。吕洋突然觉得有些心酸,在下一次上线的时候,她悄悄跟“狼烟”“离婚”了。

监牢,看不见
禁止市场经济——第二十二条军规:那儿有个概率——如果他们反对“系统”会发生什么——“天哪”

尽管赞同“和平治国”方略的人并不很多,但吕洋发现,和她一样对这款游戏从赞赏变为不满的人越来越多。连吕洋都没有想到,玩家们居然自发组织了一场针对系统的“静坐抗议”。

事情起因于系统宣布的一项新规定:绑定。根据这项规定,玩家从系统获得的装备和“银两”,都属于绑定范畴,即只能自用,不能交易,不能交换,甚至不能拆成材料或者干脆丢弃!

在游戏里,每一种职业都必须搭配对应的装备,每一种装备又由对应的材料打造。开宝箱早已成为玩家获取装备和材料最主要的方式,当你耗费掉了人民币,需要一块“乌木”却得最终得到一块水晶,玩家们通行的办法是互相交易各取所需,或者摆摊出售换取银两。征途网络公司的解释则是,他们发现有职业玩家将游戏中获得的银两和装备在线下出售获利,“绑定”是为了打击这种行为。

玩家们最终发现,在这个世界里,自由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禁止了,合法的私有财产只许保有,不许交易。在这里只有一个庞大的终极卖家被允许存在,那就是系统本身。

在一些游戏论坛里,随处可以看见玩家们黑色幽默一般的抱怨。一个帖子说:“我是个法师,花了上百块钱转到了一把刀,可是我不能装备刀啊。这把名贵的刀对我一点用处也没有,我还不能把它扔了。我甚至还要花钱向系统买个包袱,因为我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装这把刀!”

“这个游戏处处都是花钱的陷阱!”另一个玩家宣称。他举出“孔子”为例,这个万世师表的人物在游戏中负责“智力考试”,通过考试玩家可以获得海量的升级经验。但是,受教育是很贵的,向“孔子”讨教问题,居然“20两银子一次”。甚至财大气粗的人民币玩家们也对过于频繁的更新力不从心。系统最新宣布,可以给装备镶上第15颗星星。按照规则,购买4颗宝石充一颗星,看起来不麻烦,但是这里有一条“第二十二条军规”:连续镶星会导致所有的星星爆炸。

假如你已经花费了40颗宝石镶上了10颗星,而在镶第11颗时发生爆炸,那么前面的10颗星同时消失,你只能从头开始。从第10颗星开始,成功镶嵌的几率为50%,此后递减。星数越高,爆炸几率越高。

设计者在此利用概率原理和玩家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我在冲第14颗星时,连着爆了11次。还不算前面爆炸的次数。”一个玩家抱怨。仅仅为了给他的至尊刀镶上第15颗星,他就花费了超过3000元。

玩家们出离愤怒,他们停止砍怪,不再接受任务,国王们都难得和平地坐到一起而不是申请“国战”。在游戏地图最中心的皇城广场上,密密麻麻地坐满了战士、法师、弓箭手和召唤术士们。这些往常醉心于杀戮的角色,如今用绝对的安静来对抗系统的贪得无厌。

吕洋当然不会缺席,她率领家族成员们加入静坐行列,她甚至花“10两银子一次”向“全世界”喊话:“游戏越改越烂,系统越来越贪!”

她惊愕地发现,“系统”两个字不能显示了,变成了**;再试“GM”,还是**;再试“史玉柱”,这次是***。

吕洋既愤怒又觉得好笑。是啊,这个隐匿无踪的**或***,却无处不在。它谦卑而热情地引导你花钱,它隐身其后挑起仇杀和战争,它让你兴奋或者激起你的愤怒,它创造一切并控制一切,它就是这个世界里的神。

**虽不可见,却始终看着你。没过几分钟,正在愤怒控诉的“女王”被抓进了监狱。按照系统的指令,她将被关押8个小时。这个“监狱”不在这个世界的地图上的任何一点,它只存在于系统中,就像索尔仁尼琴描写的古拉格群岛,你从不会看见它,你只是被运送到那里。

随后发生的一切,也正是只在那些最糟糕的世界中的监狱才会发生的。“女王”太显眼了,她的麒麟神兽暴露了她的身份。监狱里的人们看见了一个国王,就如同当初吕洋还是个小角色时看见国王一样难抑杀意。疯狂的人们围拢来砍杀,“女王”一次被杀死,又在原地复活,再被杀死……

屏幕上夸张的粗体字又一次次闪耀:“天哪,楚国的国王女王居然被无名小辈×××杀死了”。

吕洋突然觉得以前的自己真的是很愚蠢,她对“女王”,或者说另一个自己的生死毫不关心,她退出游戏,关了电脑,上床睡觉了。

永远不再回来
旧王逊位,新王登基——为什么会有仇恨——又是一个财富神话——永远不再回来

第二天,吕洋上线,宣布“国王”逊位。她发现这里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真实得那么残酷;她曾经试图挑战这个世界里弱肉强食的规则,对抗系统,却徒劳无功。现在,她彻底厌倦了。

一个渴望战斗的新锐武士接任了“国王”,并立即申请了新的国战。“女王”和她的家族没有参与这次战斗。楚国惨败而归。一个小角色,以往跟着“女王”闯荡,如今被困在了敌国,完全是刀下鱼肉,他一次次在安全区复活,但只要尝试跑出安全区,就毫不例外地被杀死。这是个新玩家,他的账号里还没什么钱,连一个安全离开的“竹蜻蜓”都买不起。

吕洋为这些小玩家们难过,他们原本是想获得些许游戏的快乐,却成了“人民币玩家”们发泄怒火或获得征服感的牺牲品。她上线,看着熙来攘往的虚拟角色们,一个威严的法师背后可能是个谨小慎微的生意人,一个勇猛的武士背后可能是个和她一样的医生,也可能是任何一个在生活中原本善良谦逊的普通人。

“一个医生为什么一定要去杀死一个教师,而一个现实中的警察需要在游戏里伤害另外的人么?”吕洋禁不住思考一些奇怪的问题,“素不相识的普通人之间为什么会有仇恨?”

她开始注意到书架上那些以前还时常翻一翻的专业参考书。它们就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就像消失了很久,突然又出现了。天凉很久了,吕洋才头一回注意到窗子外面的行道树叶子开始黄了,淡黄的一片令人心里充满宁静。

她最后一次上线是在不久前。那时征途网络公司已经宣布部分地改变了“绑定”规则,公司成功地在纽约上市,第三财季实现营业收入4.052亿元,净利润2.90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164%和152%。公司账面现金达68亿元人民币。

又是一个财富神话。根据媒体的测算,史玉柱将以500亿身家荣登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前列。

系统开始慷慨地在游戏里“发行股票”,宣称随着股价上涨,玩家可以按同样的价钱兑换成“银两”。但吕洋对这些充满诱惑力的新玩意再也不关心了,她只是被一个朋友强拉着上线的,朋友要在游戏里“举行婚礼”。

吕洋默不作声,藏身在前来庆贺的角色中,但是有一个人认出了她。这是一个武士,他手中的刀闪耀着光芒,显示着他强大的威力。“我认识你,”他说,“以前刚玩的时候你带过我们,现在我们也很厉害啦。”他们正在筹备新的国战,他告诉她。

他是谁?是请她护过镖,还是曾经被她从敌国营救?吕洋完全不记得了,她只觉得这些越来越多的威风凛凛的后起之秀,跟以前的她是那么相像,一样地野心勃勃,一样以为发现了一个美丽新世界。

她一句话也没回答,然后她下线了,并决定永远不再回来。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姓名及游戏中名字为化名)

来源:本文发表于2007年,由《南方周末》及作者曹筠武授权。

《南方周末》的微信号是nanfangzhoumo,该微信平台每日更新。

0 (2)

(《世相》,每天一篇有眼光的文章以及精确解读,兼顾见识和审美。也许长,但必定值得耐心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箭头按钮,选择“查看公众帐号”,然后点击关注。)
举报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風傳媒|錢鋼:「痛心疾首」——在25年之後

$
0
0
-2014-03-30-7.33.29.jpg_607249507

25年前,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北京宣布戒嚴,香港左派老報人金堯如讓他主持的《文匯報》開天窗,只書「痛心疾首」四個字。(作者提供)&oq=25年前,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北京宣布戒嚴,香港左派老報人金堯如讓他主持的《文匯報》開天窗,只書「痛心疾首」四個字。(作者提供)

香港有一個金堯如紀念基金會,2009年成立以來每年頒發「金堯如新聞自由奬」。金是一位老共產黨人,香港文匯報老總編輯。1989年5月北京宣佈戒嚴後,他和社長李子誦等人在文匯報社論欄開了天窗,上書四個大字:痛心疾首!

週六,香港召開「六四」25週年內地與香港新聞自由研討會暨第五屆金堯如新聞自由奬頒奬會。「六四」,「新聞自由」,這兩個詞語排列在一起,在今天有特殊的意味。

聽眾多數是1989年後出生的學生,其中還有香港老師帶領來參會的中學生,他們在滂沱大雨中趕來,會議的主題——「新聞自由的風風雨雨:25年來內地和香港新聞自由的發展狀況」,為眾人所關注。

站在螢幕所示「痛心疾首」舊報版面下方的主持人程翔、講者劉銳紹,上世紀80年代曾是文匯報駐北京記者,他們在政治風浪中經歷的凶險、遭受的噩運,是香港朋友熟知的。香港城市大學李金銓教授和我也應邀演講,主持者讓我談25年來中國大陸爭取新聞自由的歷程。

這篇講稿,我請「風傳媒」發表,期與兩岸三地朋友們切磋。

〈中國大陸二十五年來爭取新聞自由的歷程〉

各位朋友:

1989年的六四事件,已過去25年。當時我是北京解放軍報的記者,曾捲入事件。4月,上海《世界經濟導報》總編輯欽本立先生因刊登悼念胡耀邦的文章而遭解職,我以個人名義向他發去聲援電報:「歷史的榮譽當之無愧屬於你,中國新聞自由的先驅欽本立」。5月,學生絕食抗議,我曾和同事們去天安門廣場看望。因為這兩件事,不久後受到清查,被解除職務,離開軍隊。

我在北京工作時,就已認識香港《文匯報》總編輯李子誦先生,而我與程翔先生和劉銳紹先生,那時就已是朋友。銳紹駕駛一輛舊車,在被北京四處奔波採訪的樣子,至今還深深留在我的記憶中。我曾要求我領導的軍報記者們,學銳紹的樣子,做一個職業的新聞人。

25年了。六四事件後,中國內地的新聞工作者在爭取新聞自由的道路上,又走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主持者讓我談一談這25年的歷程,這不容易——因為有太多的坎坷、又有太多的變化。請允許我用十分簡略的方式,勾勒一幅歷史圖像。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與內地爭取新聞自由的進程密切相關的,有5個角色,分別是:政治權力、新聞媒體、市場經濟、資訊科技、公民社會。我把它們簡化為:權力、媒體、市場、科技和公民。圍繞新聞自由,這5個角色在交叉、博弈、鬥爭。

5個角色並非從來就有。鄧小平時代,這5個角色裡,只有兩個:權力和媒體。在江澤民時期,增加到3個:權力、媒體和市場;到胡錦濤時期,再增加科技與公民,5個全部登場。

在毛澤東時代,權力吃掉了媒體,千報一面,眾台一腔,媒體成為專制者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改革開放後,媒體的專業意識、自主意識復蘇。80年代政治體制改革熱潮中,新聞改革一度活躍。那時的媒體,幾乎全是黨媒。權力嚴控媒體,媒體要爭取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力常逼迫媒體講假話,而媒體要努力講真話;這是那個年代的博弈和鬥爭。六四,媒體人喊出了新聞自由的口號。那時中國還沒有市場經濟,媒體民營化的嘗試雖已開始(如北京《經濟學周報》),但僅是微弱的萌芽。商業化媒體也開始出現(如街頭小報),但遠非真正的媒體市場。

市場經濟,是鄧小平用暮年的最後一搏換來的。「九二南巡」後,有一段媒體與市場的蜜月期。爭取新聞自由的人們,抓住機會,迅速發展。《南方週末》、《財經》雜誌,都是在那時崛起的。權力─媒體二維架構,變成了權力─媒體─市場的三維圖像。李金銓教授的論文《中港臺傳媒與民主改革的交光互影》,曾對內地的「經濟自由化與政治控制」做過精闢分析。江澤民的名言「悶聲發大財」,也可為當時中共的新聞政策做生動注腳。那時的政治權力,對媒體與市場的結盟態度曖昧。他們當然要媒體乖乖聽話,也需要媒體為他們掙錢。江澤民時期,權貴資本主義迅猛發展。新聞自由的追求者們,使用市場化的武器與政治權力抗衡,也發現權力與市場日益緊密地擁抱。權力需要市場,市場恐懼權力,資本有時更願聽命於權力,甚至不惜與權力聯手控制媒體、壓制媒體。

江澤民執政的後半期,一個幽靈飄海而來:那就是互聯網(網際網路)。謝謝江主席,他那時還沒有意識到互聯網將變成一個令執政者惶恐的巨大怪物。他那時對發展互聯網採取了支持的態度——雖然沒有像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注:台譯為馬哈地)那樣,早早宣佈不對互聯網進行審查。不過,互聯網的魔力,要到胡錦濤時期才有淋漓盡致的展現。

胡錦濤2002年秋天上任時,中國的互聯網已很活躍:門戶網站、聊天室、新聞跟帖,是那時網民們的主要平臺。在胡的第一個任期(2002─2007),博客來了,「公民記者」出現了。許多突發事件,通過網絡被報道,許多腐敗官員,遭人肉搜索,被網民揭露。網絡上眾聲喧嘩,各種意見經由大眾麥克風表達。在胡錦濤的第二個任期(2007─2012),微博來了,微信來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使用移動互聯網終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從前,辦報紙、辦廣播、拍電視,都需很高的成本。現在,做新聞的門檻越來越低。「自媒體」時代到來了,拍照片、拍視頻、上傳、發佈,都極其簡單便利。這是顛覆,是挑戰。既是對政治權力的挑戰,也是對資本權力的挑戰,而資訊科技最大的受益者,從長遠看,一定是公民。胡錦濤當政的10年中,中國的民間社會在發育,這當然不是政府的恩賜,相反,民間社會是在重重阻礙下艱難生長的。公民運動與新媒體交相呼應,風起雲湧,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景觀。

我們可以來看一看,權力─媒─市場─科技─公民,這5個角色彼此互動所帶來的變化:

資訊科技衝擊了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同時又造就了無數新的媒體。在傳媒市場上,互聯網已成為主角。互聯網公司中,若干巨無霸,是境外上市公司。它的產權結構,已和黨媒體、國家媒體的結構判然不同。資訊科技與傳媒市場的緊密結合,已形成不可小看的巨大力量。

媒體,如果我們說的是傳統媒體,今天的日子的確不好過。它受到管制體系的嚴厲壓制,又面對新媒體的無情競爭。然而,一方面在傳統媒體中依然有許多堅守良知、追求新聞自由的人士,另一方面,許多報紙、雜誌的記者編輯,已轉戰互聯網,在全新的競技場上,用新的方式爭取自由。

而公民,公民社會,正成為變革的要素。維護自身權益,捍衛公平正義,必然要求資訊公開、言者無罪。新聞自由,不只是媒體人的權利,更是全體公民的基本權利。一些民間組織和社會運動的領袖,本身就是互聯網上的活躍人物。毋庸諱言,互聯網上真假參半,魚龍混雜;這個道德沈淪的粗鄙年代,無良媒體和無良報導的存在,不足為怪。而公民社會,正是媒體最好的監督者。它有可能,促進媒體在追求自由的同時承擔責任。爭取新聞自由的內地媒體人,已越來越自覺地融入公民社會的發育和建設。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媒體人,和追求言論自由的普通公民們一起,使用互聯網,衝破報導禁區和言論限制。有時取得進展,有時受到更嚴厲打壓。

內地的輿論管制者,已經很清楚他們面對的挑戰。六四後的25年,市場、科技、公民,從三個方向崛起,迫使政治權力不能不改變舊有的傳媒管制套路。對他們來說,當務之急是:動用國家資本主義的強大力量,對傳媒市場、資訊科技進行利用和控制,對民間社會進行打壓。他們要讓市場和科技為黨所用,做大做強黨的報刊、黨的網站、黨的傳媒集團。對互聯網上他們所說的「噪音」、「雜音」,則隨時整肅。2013年,在「輿論鬥爭」的口號下,內地互聯網遭遇嚴冬,微博元氣大傷,至今沒有恢復。

中國新聞自由的出路和在?我認為,與其糾纏於「樂觀還是悲觀」、「希望或是絕望」,不如用行動,參與那些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這個變化,包括政治權力的變化——無論這種變化是社會壓力的逼迫使然、是內部權爭引發、還是自覺的變革(內地詞典裡的「政治體制改革」)。更重要的變化,來自市場、科技、公民匯成的奔騰活水。2014,已經不是1989。設想,如果那時有互聯網,如果那時有Twitter、Facebook、微博、微信,如果那時就有如今這麼多已經成熟起來的公民組織,會不會有另一種局面?歷史不能假設,但未來可以創造。

25年,爭取新聞自由的道路曲曲彎彎。坦白說,相比25年前,我們沒有走出多遠。但我見過一些令我難忘的媒體人和網絡寫作者,他們的博客被「和諧」(遮罩),出境受阻撓,甚至曾被傳喚拘禁,然而,受過如此多的磨難,卻依然率性豪放。他們不喜歡悲情,不喜歡哀嘆,更沒有恐懼。他們從未放棄努力,對自由,似乎比我更有信心——因為他們是行動者。

是的,爭取新聞自由,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於言論、出版自由的第35條真正兌現,或許我們可以思考的最重要問題是:我們今天能做甚麼?

謝謝大家。

*作者為知外報導文學作家及記者,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國際傳媒研究計畫主任。(本文為香港金堯如新聞自由獎頒獎會暨研討會講詞)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茂名政府PX事件发布会疑被指为自编自导

$
0
0

4月3日,原本定于4日召开的茂名市政府PX事件新闻发布会突然在提前一天举行。同时有报道称发布会当天现场外戒备森严,只有获邀请的记者才可以参加,而原先预告的网络视频直播最后变成了文字直播。

当天亦有新浪微博用户曝光称该新闻发布会早已事先安排、分配好问题,并经过彩排后才开始,实为茂名政府自编自导的一场表演。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X_JN-

8f72833fjw1ef2v71oozvj20ad35fk5j

8f72833fjw1ef2u7ysjmvj20gm18g7bx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One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蘋果日報|【茂名反PX】《蘋果》記者遭扣查 迫寫悔過書

$
0
0

005vvW46jw1ef2frnpn9ej30qo0k0mz7

廣東茂名民眾連日抗議當地政府興建PX項目。《蘋果》記者直擊當地民眾抗爭實況,惟在離開茂名市委後被警察跟縱並遭攔截,盤問3小時,相機相片遭刪除,抄下包括電話簿的手機內容,迫寫悔過書後,直至半夜始獲送離當地。

大批茂名反px的qq群和微博昨晚都被刪,巿民嘆息:完全回復到以往的「和諧」。有人寄望明日政府發佈會後再有大規模抗議。一位市民說:「直白點講,唔係PX信唔過,係中國正腐和企業完全不具公信力,貪污腐敗,揸流灘,偷排污水廢氣,除污去廢噶環保成本全部貪污了!」

《蘋果》記者/微博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自由亚洲 |中国严打新闻敲诈及假新闻 被指意在控制民间信息

$
0
0
图片:2014年4月4日,一位网友正在网上浏览关于茂名反PX项目的新闻。

图片:2014年4月4日,一位网友正在网上浏览关于茂名反PX项目的新闻。

中国大陆官方近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及假新闻的专项行动,并对外公布14起典型案例,呼吁民众共同参与、举报。但有评论认为,官方在茂名反PX项目等连串事件在网络传播之际,开展媒体严打行动是为严控媒体,统一舆论。也有评论指,中国大陆新闻敲诈屡禁不绝,原因之一在于中国媒体代表官方,被敲诈者害怕的不是媒体本身而是背后的权力。

自去年开始,中国当局就在不断收紧言论空间,继网络大V被捕,大量学者的微博帐号被封,《新快报》记者刘虎被拘,《纽约时报》的驻华记者无法取得签证等一连串事件后,近日,北京再次加大了对假新闻及新闻敲诈的打击力度。

据中新网周五的报道,中宣部周四召开专题座谈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蒋建国在会上称要坚持治标治本一起抓、苍蝇老虎一起打。为防范新闻敲诈和假新闻,要坚持把好“四关”,做到“四个不得”,包括:

把好人员入口关;把好教育培训关;把好新闻采访关;把好报道出口关以及不得擅自设立新闻媒体驻地机构及网站;不得给新闻媒体编采机构下达发行、广告、赞助等经营创收指标;不得对新闻媒体各类分支机构进行承包、租赁;不得承包、租赁、买卖、转让新闻媒体刊号、版面、播出频道、网站等。

而就在座谈会前一天,中国“扫黄打非”办和记协对外公布了14起网络新闻敲诈和编造传播假新闻的典型案例。如山西省寇某某假冒“西部廉政监督网”记者敲诈勒索;高某等五人开设“中国廉政网”、“中国县域网”非法网站;《法制晚报》在其网站刊发假新闻等;同时呼吁接受采访的单位和个人如果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举报。

此前,中宣部、工信部、公安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主办单位及各新闻单位加大自查自纠力度,及时处理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等行为。

对此,原河北电台编辑朱欣欣周五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的媒体代表着权力,披着官方的外衣,这是造成新闻敲诈屡禁不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公开地讲媒体就是党的喉舌,共产党在中国就是绝对的权威,他既然是党的喉舌,谁惹得起媒体?媒体就代表权力。既然代表权力,那就说明媒体已经不是一个媒体了,是权力的一部分。媒体里边的编辑记者,他只要是里面的一员,他就是权力的一方,带有权势的地位,所以说他就能够借着这个身份谋取私利。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媒体的话,他就不具有官方权力的性质,一般老百姓或者一般单位也不会被敲诈。不是害怕媒体,害怕媒体背后的权力。”

不过,朱欣欣也表示,虽然目前中国媒体的制度落后,但不少媒体人的素质却在不断提高,一些无法通过官办平面媒体传播的消息,他们都会透过网络告知大众。不过,只要代表政治权力的中宣部存在一天,中国的媒体人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媒体人。

官方此举也迅速引发民众关注和热议,有赞同者认为,应当尽快制定新闻法以规范媒体,反对者则担忧这是在以“打击假新闻”为名行钳制言论之实。也有一些嘲讽官办媒体经常造假的网民写道:那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不是要上黑名单了?

网民“余导的小窝”则说:那就发点茂名的真新闻吧,你敢吗?

资深媒体人昝爱宗周五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时代令假新闻的情况难以杜绝,确实需要一定的规管,但当局的专项行动,尤其是在茂名事件持续发酵的时候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更多的或许是从统一舆论的角度出发。

“统一舆论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民间的声音他其实是管不住的,他只不过是想借这个机会来树立他们的权威,让网民都看到,凡是没有证实的,你都不要相信,可能是这个意思。”

(特约记者:扬帆 责编:林迪/嘉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赵佳月|怀念曾礼:一把硬骨头 一颗不惑心

$
0
0

0

按语:近清明,老人家逝世一周年,想去他的微博点盏蜡烛而不得。只能发去年未发之旧文,无力地怀想过去。

南方报业旧楼八楼,一副老花镜下的标志性笑脸,双眼孩童般弯成月牙,说话拖着长长的尾音:“小赵啊……”这是主任曾礼。

曾礼是我初出校园的三位领导之一。与另外两位主任一样,他身上泛着老报人的谦和淡泊。在289号大院内,年轻人恃才放旷,年长者也乐见其成,他们笑看一波波后浪,象看着年轻时候的自己。曾礼的笑脸尤是典型。

那时,他酒量惊人,年会场合不敢轻易与其觥筹交碰;他的办公室内总是烟熏火燎,惹得女同事侧脸而过;他常常边甩着手里的拖拉机牌,边与我说起杀人放火的突发新闻……读完他博客连载的《往事如绸》后,才了解那些“生活恶习”,不过是他跌宕坚硬的人生,在党报体制里的玩世不恭。

退休返聘后,《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氛围,微博相对自由的话语空间,让他“六十不惑”而后又“还童”,《南方周末》编辑称之为“天性的释放”。

儿子曾嵘劝他少喝酒、少抽烟,他却认为,为了多活一年放弃这些不值。“他就是这样一把硬骨头,这种硬,也导致他早早离开我们。”

老报人

2006年夏天,我到那座刻着鲁班奖的大楼八楼报到,所在部门是《南方日报》地方新闻中心“快速反应工作室”。曾礼是副主任。

快速反应工作室每天24小时接听热线报料,曾礼和另外两位主任轮流接呼叫中心筛选过来的报料电话,再将有价值的突发新闻派给我们几个年轻记者。

逢其值班,半夜接他电话,他总充满歉意。偶尔漏了夜半新闻,同城媒体见诸报端时,他则私下说:“不想扰你们清梦,算了。”我当时不解,若干年后明白“有人性地做新闻”,就如当年曾主任,先有对身边人的疼惜,然后才是新闻。

但他还是对半夜“骚扰”的愧疚记挂在心。六七年后,仍常在微博夸赞我深夜跑新闻,反倒是我无地自容起来,那点初生牛犊的无知无畏,其实有多肤浅。

逢其审稿,交稿翌日进他办公室,听他念叨前日我精心藏在稿子里的句子,然后是他爽朗的笑,那种瞬间会意的默契,像是遇见了知音。

突发新闻多风风火火,每与摄影记者出门干活被他撞见,那副标志性的笑脸就会慢悠悠、乐呵呵淌出一句:“看你们金童玉女啊!”后来,我与摄影记者一同离开报社,在他乡结婚安居,他和报社其他老领导一样,时有问候,似儿女离家的牵挂。

在地方新闻中心,负责记者站工作的放姐是他二十多年的下属。他们两人揽下通联工作室所有工作,包括记者站采编、广告和发行,以及省内各地市新闻秘书联络。

放姐初到通联工作室时,曾礼是韶关站站长,放姐的工作是联络各站站长和新闻秘书。“那时,他就是韶关新闻界的风向标,他写什么稿,韶关各界都关心。”

2001年,曾礼从韶关站辗转回南方农村报任副主编,随后又回到地方新闻中心通联工作室,放姐与他再度碰见,“这时我们早就熟识,明明他是主任,却更像兄妹。”

放姐性格耿直火爆,常整层楼都能听到她“河东狮吼”:“曾礼!”曾礼则语重心长唤:“李放……”这是他们两的日常交流方式。若是哪天放姐改了称谓:“曾主任!”曾礼便会惊觉:“我又做错什么了?”

放姐如勤杂员打理记者站各项工作,曾礼则更多负责与报社领导沟通。外强心软的放姐累到病倒,曾礼电话问候:“李放,怎么样?”放姐顺势哭诉:“好辛苦啊,要死了!”曾礼开玩笑逗她:“死了没事,记得珠江新城的房子改我名啊!”引得放姐骤然大笑,病痛全无。

放姐有时也向他埋怨:“你看我累死累活就拿两三千,你这领导可以拿六千!”曾礼又逗她:“那你为什么不做领导呢?”

其实放姐心里是佩服他的。“他能写,又毫无领导架子。与20多个记者站站长情同兄弟,我是个急性子,看我急他就劝我:慢慢来。”

为了争取主任基金开展记者站和新闻秘书活动,他与领导拍案。“但是他不记仇,转身就忘记。”他常感叹身边渐渐离去的老同事:“他们都应该想开些,像我,今天说完今天算,明天继续无忧生活。”

放姐多年单身,根据广东习俗,她与我们一样每年可以获得曾礼特别包的开年利是。“知道吗,今年他给我包了200元!”我们总是在打开他的利是时,有种被老人家特别疼爱的满足。

六十还童

曾礼的父亲与民国同岁。“小时候老听父亲说,他跟民国同年,民国多少年他就多少岁。我总是纠正他,现在是公元年了,但他老记不清,就记得民国多少年。”

文革前,曾父靠小本生意起家,赚得些家产和田地;文革中,一家背着“地主”之名被批斗;文革结束后,曾父回到湛江重操旧业,舒一口气叹息:“终于又回到解放前了!”

2011年,要是其父仍活着,“刚好100岁”。这一年,他退休返聘《南方周末》审读员第三个年头;也是这一年,他以“文章太长,太难读”为由,否决了一篇关于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文章刊发。

在成为报社审读员之前,曾礼曾挂职一年省委宣传部审读员。“也许是因为这段经历,退休后他被选中成为报社审读员。”

“那时他不苟言笑,表现得保守又严肃。”报社年轻人本能地对其退避三分。

一次,报纸要登一篇《把妹达人》,曾礼在编辑会上质疑:“这与本报价值观不同。”编辑C君力争:稿子操作没问题,报纸需要吸引年轻读者,这是在介绍一种现象。双方就此产生争执。散会后,C君在办公室旁若无人地骂:“这老头,退休了还不回!”

第二日C君上班,桌上放了一箱荔枝,旁人告诉他:“这是曾总送的,让你消消火。”C君心中生出些好感:“原来那个面目可憎的老头,也并不是不可沟通。”

此后C君又找机会到其办公室闲聊,发现“他是真诚地为了安全,哪里删去,哪里保留都有他的道理,且是在尽量不损害稿子质量的基础上。”C君对他的好感急剧上升。

这时的曾礼刚刚学会上微博,他兴奋地注册了“六十不惑”的网名,给我发来“求关注”私信:“我是退而不休,人家四十不惑,我到六十才不惑。”虽然如报社前社长范宜锦这样“潮”的媒体老一辈不少,他的私信还是让我惊喜,我直回:“哇,曾主任好潮!”他又纠正我:“我已退,不要喊我主任了,网络世界没有领导。”他建议,若非要尊老称呼,就称他为“不惑老师”。

C君们也开始了与不惑老师的“杯酒人生”。第一次几位编辑还找借口约他喝酒,“向他探探风声,问问重庆选题该如何做。”凭着他年轻时文革和下乡的经历,曾礼对年轻人给出了意见:“重庆早晚会出事。”

他一语中的,事后让年轻编辑佩服不已。2012年11月8日,曾礼为了维护年轻采编的专业理念,也为了维护报纸多年来的声望,再一次与总编辑对峙,表达他作为一名审读员的别样立场:“宁可不完成政治任务,也不能违背良心,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样的话语赢得了年轻编辑记者的掌声。此后的曾礼,与其说是报社审读员,不如说是长辈,在钢丝上呵护着一份报纸的尊严。

“同学们,再见了”

在年轻报人之中,曾礼仿佛也找回了年轻时的自己。他不仅做审读把关工作,还参与到报社选题会中,和80后采编一同为精妙的选题兴奋,出谋划策;采编人员则信任他的方向把握,欢迎他加入他们中间。“到最后,我们就是一起的了,甚至都没有代沟。”

娴熟于微博发言之后,他乐此不疲。时常兴奋地跑到编辑部,告诉年轻人他的粉丝又涨了多少。他勤于写评论,阐述时事观点,发表在《南方日报》和《南方周末》上。当然,他的评论也有因观点过激,被报社不予发表的。于是他发于网络,还会拉报社年轻大V帮忙转发。

在新浪微博和博客上,他的博文多次被删。事后他又会写博文与网络管理员理论“无理删帖”。

编辑Y君最后一次见他,是他去世前的周五约他吃饭。之后,他准备回家扫墓,然后随儿子一同前往加拿大“去看看西方自由世界”。

Y君起初因故推脱,并未赴约,曾礼多个电话,“像是他自己有预感一样,再三打电话说:你不来会后悔的。”Y君庆幸他还是去了,“要不然真会的后悔死!”

聚会中,酒过三巡时,曾礼概括自己的报人生涯:我和《南方日报》就如同结发夫妻,更多的是习惯,没有激情;而《南方周末》对我,就像一个妙龄女郎。

年轻人顺势戏谑他:“那你这么多年有没有小三?”沉思过后,曾礼的答案仍然是:《南方周末》。这是他在报社的最后一天。

第二日,他在微博发布了“郑重声明”:“昨天(3月29日)是我工作的最后一天,下月开始全身而退,成为自由人。所以,今天公开我的身份:原南方周末审读员。从今以后,我的微博言论与原职业无关。”

两天前,原本置于《南方周末》编辑部的一张绿皮沙发,在消失多年后被行政人员搬回。Y君觉得奇怪,问:“这是哪里又冒出来的?”“之前放曾总办公室了,现在他要走了,让送回来。”

与他离职同一日,我家摄影记者也因“惹是生非”被一家地市党报不续约,曾礼在微博上再度问候我们,并称自由身后会到苏州来看我们。

他没有来。像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编排,三天后,传来的是他离去的噩耗。

《南方周末》编辑记者得知他“身退”的消息,正筹划着送他一本毕业留言册,“他审读报纸四年,像大学一样,与我们也是同学情谊。”如其临走时在报社内部论坛写下的《童鞋们,再见了》。

2013年4月4日晨,我给放姐打电话时,她正赶往机场。她要去为兄弟样的领导操办葬礼。这位往日里男人样风驰电掣的女人,在电话里哽咽着一句话:“认识曾礼是我一辈子的荣幸。”

如果喜欢“小日子”?欢迎点击标题下“小日子”预定关注。或者添加微信公号:little_days
同时欢迎关注“小日子”的亲朋好友:
如果你爱阅读古今中外人物故事,请添加《南方人物周刊》杂志微信公号:peopleweekly。
如果你喜欢旅游、电影或音乐,请关注人文旅行和生活方式读本《ACROSS穿越》微信公号:i_ACROSS。
如果你喜欢安静地阅读每一天,在每天睡前与一位朋友说“晚安”,请关注oneday的微信公号:astoryteller。


© S. Hernande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自由亚洲 |台湾陆委会:陆方应放宽对台湾新闻网站管制

$
0
0

第十八届两岸新闻奖台北颁奖,大陆委员会副主委施惠芬公开呼吁中国大陆正视两岸资讯交流长期失衡的现象,放宽对台湾新闻网站的管制。

在台湾,由官方举办的第十八届两岸新闻奖颁奖典礼,近日在台北登场,大陆委员会副主委施惠芬公开呼吁中国大陆正视两岸资讯交流长期失衡的现象,放宽对台湾新闻网站的限制。评审团代表赵建民则不客气批判台湾媒体,不该老是存有以证明台湾被矮化来创造头条的狭隘心态!

施惠芬表示,台湾是一个自由民主多元开放的社会,不同的声音可以在这里找到发声的舞台,这是台湾的资产,也是让许多大陆及港澳朋友羡慕的地方。今年美国自由 之家,针对一百九十七个国家进行排名,公布全球新闻自由的报告,亚洲地区只有台湾和日本并列为新闻自由的国家,这是值得台湾新闻界骄傲的地方。

她强调,唯有透过多元的参与、丰富的资讯,才能深化政策讨论,提升决策的品质,而只有在两岸资讯对等流通的基础上,两岸人民之间的了解才能深入、彼此的互信才能建立。

施惠芬还说,新闻媒体作为两岸资讯传递桥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希望大陆可以正视两岸资讯交流长期失衡的现象,放宽对台湾新闻网站的管制,只有健全的两岸资讯往来管道,才能确实促进两岸的沟通,减少误解。

评审团代表、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所长赵建民致词时指出,他一直觉得台湾受限于国际的处境,视野比较狭窄,尤其年轻媒体朋友关心的就是那一两件事。以APEC为例,台湾代表团有没有被矮化?台湾媒体永远在提这个问题。事实上,APEC里有很多可以关心的问题,如大陆自由贸易区、大陆跟美国、韩国所签的协议等等。

赵建民说:「两岸有很多问题可以提,中国大陆不是说一个月不提『九二共识』,好像两岸关系就掉到那里一样,我感觉台湾内部有一股相当不是积极、正面的媒体文化,新闻不一定要从悲观的角度来创造,不一定老是要证明台湾被矮化,你的新闻就可以登上头条,我觉得不一定要有这个心态 。」

赵建民并在台上抛出问题说:「人家(中国大陆)以国台办的副主任来接待,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外交部的副部长来接你才觉得不会被矮化?这是很奇怪的想法,像是在意别人开什么汽车?人家是两千cc,我们是不是 一千九百九十九cc,我们穿的衣服是不是比人家小半号?老是在这些议题上打转,我觉得年轻媒体朋友可以视野更大一些。」

大陆地区暨港澳公民新闻报导特别奖影音和非影音,由优酷网的<两岸关注—铁路文化,串起海峡两岸>、财经国家周刊<服贸协议:台湾的抗“韩” 法宝>分获优胜。

赵建民称许此次获奖者不一定是「大军团」,也有很多是个人独力完成很深入的报导,他呼吁主办单位,未来能把大陆地区所有新闻媒体都纳入两岸新闻奖参赛对象,不要只开放大陆公民新闻可参赛,希望有一天两岸新闻奖能变成电影界的金马奖,成为大中华地区最受瞩目的新闻奖。

(特约记者:夏小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请在这里下载Chrom浏览器扩展,可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 Against Internet Censorship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Viewing all 5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