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新闻自由 Archives - 中国数字时代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20

马少华:喜欢讨论,厌恶斗争

$
0
0

相关阅读:

求是理论网昨日刊文《围攻〈辽宁日报〉为哪般?》,再次触动了我对于《辽宁日报》公开信风波的表达欲望。

《辽宁日报》公开信,尽管其结论有轻率归纳的逻辑错误,其文中用语,对于其所诉求的对象群体——教师,还是尽量保持尊重的态度。这是我当时没有直接针对《辽报》直接发表观点的一个原因。此外,虽然有学者对其新闻操作的规范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批评,但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对新闻媒体报道、批评的议题、范围与对象则倾向于更开放、自由的态度:教师怎么不能被批评?——如果你也允许教师回应批评的话。

这样,无论《辽宁日报》背后有什么,批评与对批评的回应,至少形式上构成平等的讨论——尤其在传播渠道已不再被官方媒体垄断的新媒体时代。

然而,求是理论网昨日刊文《围攻〈辽宁日报〉为哪般?》就不一样了。它恰恰是不允许对批评予以回应。它把分别在中国一南一北的两位高校老师(贺卫方、郭建斌)对《辽宁日报》公开信的回应,称作是“轮番炮轰、联手围攻”。文中还使用了同类较多的斗争性语汇,如“恼怒成羞的挣扎”“各怀鬼胎”等形象贬损用语,充满了久违了的斗争气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自会辨明这是哪个朝代的典型语言。中国人在几十年政治生活中培养了从语言中体察风气和风向的直觉,不能不有所忧心。

这是这篇文章使我感到厌恶的一个原因。因为,它真的毒化和恶化了在社会公共讨论领域的空气。让人有今夕不知何夕之感。实际上,这篇力撑《辽报》文章也一扫《辽报》文章在措词用语上的“约束”,把对老师的那点尊重也完全放弃了。在一定程度上“坐实”了人们对《辽报》公开信的警惕和不寒而栗之感。

如果说,《辽宁日报》的针对高校老师的公开信并不应当看作“褫夺大学教师的批判权”的话;那么,求是理论网的这篇文章则可以看作是试图剥夺大学教师对批评的“回应权”。一个不允许“回应”的批评是什么呢?那就是“批判”——不是《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那样哲学意义上的批判,而只是文/革中的“大批判”。

“媒体监督高校何错之有?”这是求是理论网这篇文章的质问。我也认为没错。而且,我也并不认为如果媒体没有应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去监督腐败,就不能监督高校老师言论了——尽管在什么更值得媒体监督这一点上,我们的价值排序不同。但是,媒体拥有监督的权利并不意味着监督对象没有回应权和反批评权。否则,这样的监督权就是一种比任何权力都更加专横的霸权。

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危言耸听的语言,如:“一个社会,最危险的事是失去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而高校的今天就是社会的明天。”

那么,我们当今的社会真有这么危险吗?这涉及到对三十年改革开放成果的评价。

在我看来,尽管当代中国由于高速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之间的不协调,社会矛盾突出。但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个国家更富裕了,人民更富裕。不仅如此,在精神领域,这个国家的人民更自由、更开放,也更放松了。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的今天”,正是“社会的今天”的反映而已。人们更放松、更多元,自然也就会有一些杂音。社会中存在问题在,存在批评,高校中就会同样存在问题也存在批评。你不能完全消除社会的问题,也就不能完全消除高校教师中对社会问题的批评。至于个别教师因自己的个人不顺利而在课堂上发社会和国家的牢骚,这样的事,社会中也不能免,而高校学生恰恰是有辨别和辩驳的能力的群体。

所以回头说到,把一个本来可能是个别的、至少是分散存在的现象,给予普遍化、集中化的处理,这正是《辽宁日报》“新闻策划”(也可能是在新闻学界颇有争议的“策划新闻”)的做法。这种做法,具有更多的主观判断的因素,它既需要有更为扎实可靠的方法,也需要更对批评的效果承担更为公正、公平的伦理责任。《京华时报》指责“农夫山泉”的水有问题,“农夫山泉”还有权利开发布会回应呢。《辽宁日报》向整个中国高校教师喊话,个别教师怎么就不能回应了?高校教师对《辽宁日报》的回应,主要还是技术性的,即着眼于“方法”的专业标准。以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郭建斌教授的那篇博客文章最为典型。像这样的回应,也被求是理论网文章《围攻〈辽宁日报〉为哪般?》归为“极力污蔑并炮轰《辽宁日报》”,是非常没有道理的。这只能说明,在那位作者的心中,只有斗争,而没有平等讨论。

那篇文章最后说,“面对贺卫方、郭建斌们毫无道理、各怀鬼胎的围攻,为《辽宁日报》助威,就是捍卫我们自己。”其中“助威”一词低于这个时代的水平。这也可见,在这位作者看来,公共议题的争议不可能是有理有据的平和探讨,而只能是“打群架”。

无论是《辽宁日报》的公开信也好,还是这篇为《辽宁日报》站脚助威的文章也好,之所以使我厌恶,是因为,对不起,我厌恶斗争了。中国人民在自身经历过几十年前那种从精神到肉体的斗争之后,厌恶斗争了。人心厌斗。这正是这篇和这类文章在当代中国不得人心的根本原因。很不明白那些文章的作者们为什么不了解这一点。

在当代中国,在这样一个更为开放、多元,人民的精神生活更为放松的时代,真的需要“斗争”吗?你回去问问你的家人——他们需要吗?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墙内可直接点击)


© Sandra F.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4.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 , , , ,
订靠谱新闻 获穿墙捷径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至:sub@chinadigitaltimes.ne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520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