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豆瓣首页上刷屏的一篇文章:我看见更大的世界露出了缝隙 ,看得我如鲠在喉。忍不住又要跳出来说说到底什么是新闻。
虽然随着新闻业的发展,有了不同领域的专业记者(比如体育、娱乐…),但新闻业的核心业务,或者说核心存在价值,是涉及公共利益的调查报道和严肃新闻,而且在后真相时代,这种价值则显得更加重要。
2007年成立的专注调查报道的非盈利机构ProPublica,在自己的Mission里写道:
To expose abuses of power and betrayals of the public trust by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using the moral force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to spur reform through the sustained spotlighting of wrongdoing.
放眼国内,符合这种标准的,只有财新等少数还在坚持做严肃报道的媒体。所以,如果代表大陆编辑部讨论新闻报道的困境和选题的意义,那么有资格的是这些媒体的记者,而不是随便哪家报纸杂志都能代表“大陆编辑部”。
大陆编辑部尚未面对假新闻泛滥的困境,我们的战场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条重磅调查报道之前,编辑部要花漫长时间调查某家医疗公司的靠山,判断这个报道是否能正常传播。在发布之前,记者们要花一整天时间开会,反复调整标题的字词,保证报道能在朋友圈吸引眼球,得到匹配的传播度。
大陆编辑部尚未面对假新闻泛滥的困境?Really? 简中的自媒体公众号阴谋论、假新闻满天飞,连个可靠的信源都难找,我看到的坚持对抗假新闻、辟谣的就是反吃瓜联盟,从2016就开始做这些事情。如果一个记者觉得微信公众号起标题、十万加是自己面对的困境,而不是假新闻泛滥,我真觉得挺愧对自己顶着的名号的。
如果没用硬核的调查技巧做过稿子,觉得那都是屠龙之技,也许不是因为领域,也不是因为媒体环境,而是因为you are simply not a real journalist, or you are not doing real news。不是因为名字一样,就可以share the glory of real journalists, and you cannot speak for them, either.
然后中间也提到了#metoo运动。作为前新闻人,我通常根据微信朋友圈的刷屏情况确定热点,我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是,国内关相关新闻的爆料和报道,去中心化的个人而非机构号,或者是和女性权益相关的组织。然后主流媒体的报道都什么德性呢?想必,大家还没忘记Jingyao案中“激吻、鸳鸯浴”这种下流的标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会认为塞尔维亚女记者的问题是个过于基础的问题?
直到最后的提问环节,一个塞尔维亚女记者走到话筒前,她二十七、八岁,扎马尾辫,衣着清爽,张口却问了一个过于基础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开始这些选题的呢?她问,你们编辑部的男性领导层不会忽视这些话题吗?你们怎么说服他们去报道这种新闻?新闻一旦报道出来,你们的媒体不会遭到社会抗议吗?
如果我们真的要讨论新闻的专业主义,那么势必要讨论如何在媒体机构内部建立防火墙,保证采编的独立性;同时也可以讨论的就是,如何建立一种机制,最大程度限制主编个人意志对报道的干预,让这样的报道能被读者看到。这怎么会是过于基础的问题?
NYT 网站上有一个 A Handbook of Values and Practices for the News and Editorial Departments,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翻一下,里面事无巨细地规定了编辑部和记者行为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关于以上问题的规定。或许可能看起来“过于基础”,但这是这些过于基础的细碎的规定保证了机构报道的公正和独立性。
然而所谓公正和中立很多时候也是相对的,记者、甚至媒体的报道会不会存在偏见和立场先行的问题?当然。关于NYT的报道(尤其是关于中国的)中的偏见和“弱点”,我能写一本书出来,但原文中所说的,戳破一条所谓人人心知肚明的谎言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
当天下午,在跟一位驻美工作的中国同行聊天时,我复述了这场讲座的内容,感慨美国调查新闻的开放度和那条视频带来的震撼体验。然而当我说完,同行有不同意见:特朗普自称没从父亲那继承财富,这在美国是人人心知肚明的谎言。花了一年时间戳破这么一条谎言,然后呢?这么珍贵的团队,把这一年时间投入到更有突破性的选题上,不是更有价值吗?
又一条鸿沟出现了。对美国媒体的调查性报道、对普利策新闻奖,其实我也是带有刻板印象的,全然以一种「高水平」、「完全合理」的角度来看待。从未想过这些稿子也有其弱点,像国内的很多中文稿子一样, 价值、意义、文本独特性、社会反响,常常并不是统一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要继续Journalism 101了,即使人人心知肚明,但只要未经验证就不是新闻事实。如果戳破了President的谎言都不算有突破性,那什么样的报道才算有价值?再次强调,美国媒体的调查性报道和普利策新闻奖的核心是符合公共利益符合公共利益符合公共利益(划重点),不关乎什么文本独特性、价值意义、社会反响等有的没的标准,如果像自己说的有七年的从业经验,还以「高水平」、「完全合理」这些刻板印象去想象普利策,建议去美国读个新闻本科,基本一年级入门就会讲这些。
宗教杂志、非洲气候难民、印度的女性权益、汉堡的穆斯林群体……很多话题看起来简单,真的聊上两句,就发现有太多背景信息都在我的视野范围之外。在我做记者的第7年,我已经去过不同的大洲,见识过发达和不发达国家,以为对许多事情有最基础的认知。
最后再说一点,原文列举的宗教杂志、非洲气候难民、印度的女性权益、汉堡的穆斯林群体…所谓看起来很简单的话题,到底哪里简单?说回美国的新闻教育,我们学院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专门的报道,所以本科的课程设置中,除了新闻专业课,还需要选择一门基础学科作为自己的specialization;至于记者也有“专家型记者”这样的提法。真的不是临时看一些二手资料,对某个话题了解些皮毛就可以去写报道了。这种以为自己有“基础认知”、“话题简单”的态度真的是太轻浮了。
这或许听起来很不客气,但国内大多数媒体就不要对标NYT之类的大报了,你们的所谓报道和人家的严肃新闻、深度报道真的不是一码事。希望很多媒体人可以意识到,所谓的政治议题、工作环境,思维习惯、文化背景造成的鸿沟,以及「选题的意义」的解读不同,可能只是因为你们的确做的是两码事,一个是新闻一个不是;最后说到「工作的意义」,没找到真的只是因为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说的确没有意义。
如果这篇文章出自一个新闻本科生,或者入行新人之手,“世界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平”这样的感叹还可以夸赞一下;但一个已经工作了七年的老记者,这样的感慨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再说句不好听的,真的要到汉堡,和各国记者交谈才会感受到这种鸿沟?只要有多个的信源摄取信息、再蹲守下社交媒体,稍加对比,都不要说国际新闻,关于中国的报道都看得出巨大鸿沟(但我不能展开说,展开说我号就没了)。而且,认识到这种鸿沟,认识脚下的土地,看见屋子里的大象,或许比前面提到的所有鸿沟都有价值。关于新闻,真正的鸿沟是什么呢?
Still Journalism 101:忌自我感动,忌无病呻吟。
差不多四年前,普利策奖公布时发过一篇文章,如果不是普利策,你还会关心东南亚渔船上被奴役的渔民么?,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有“新闻理想”的在读生,希望对你有帮助:新闻报道需要的从来不是兜售情怀和标榜理想,甚至追求所谓的“文本独特性”,这些都是BS,what really matters从来就只有四个字公共利益.
我同意,人要时时警惕自己的局限性,但既然反思了,那大抵不该如此避重就轻,找不准症结。